中关村创业大街为创业“背书”
在仅有200多米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上,各类创业服务机构星罗棋布,无数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慧眼识珠的投资人川流不息。仅一年多时间,中关村创业大街就创造了属于中国的“硅谷传奇”。这是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地方,又是充满挑战与风险的地方;既是梦想起飞的地方,也是重新自我认知的地方……在不同人的眼中,这里有着不同的诠释。北京商报推出《“我”眼中的中关村创业大街》系列报道,带大家共同聆听中关村“大街人”的心声。
中关村创业大街让我们从一家省内创业公司变成了一家可以服务全国的创业公司、中关村创业大街是我们成长经历中的最佳“背书”、 中关村创业大街是我们背后的孵化器……京津冀创业者选择从中关村创业大街实现梦想、创业公司选择从中关村创业大街迈出京津冀的第一步、创业服务机构选择从中关村创业大街实现自我孵化……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个以中关村创业大街为核心、覆盖整个京津冀区域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正在成形。
借力大街实现布局全国
一件快递从校门口到手中需要多久?半天或是一天?现在只需要拿出手机轻轻一点,片刻之后快递将送到手中。“乐校App是乐校科技于2015年6月推出的一款大学生生活服务软件,将解决每年8.1亿个校园快递不能进宿舍的问题。”乐校科技市场总监许家宁表示,乐校目前已同300多所高校达成深度合作,日均接单量超1万。
据许家宁介绍,“乐校的速递业务,模式上很简单,就是帮忙代取快递送宿舍,很多学生也正在自己做这件事。所以我们采取的是和学生合作的方式,和学生联合,一起创业,在每个学校找到一个‘校园合伙人’。乐校与合伙人是一体的,合伙人可以通过乐校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加专业的平台,我们也可以在学校打下根据地”。
创办乐校科技时,创始人陈文强还是河北经贸的一名大三在校生。在“双创”大潮下,借力电商的快速发展,乐校科技进入高速发展期,在创业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成为河北省创业明星企业、石家庄青年创业服务中心重点孵化企业……虽然对石家庄充满了特殊感情,乐校科技最终还是决定将总部迁到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当时,我们就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们要不要做成一家全国性的企业?就这样我们来到中关村创业大街。”许家宁说。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乐校很快得到了资本的青睐,去年12月,乐校获得近千万元天使轮投资,为下一步的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这是以前根本不能想象的,在石家庄很难找到一家愿意给你投这么多钱的投资机构。而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这只是一种常态。因为,这里有着最多的创业资源。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们可以链接全国市场。”许家宁说。
融入生态圈实现自我孵化
2014年,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正式落地中关村创业大街,开启了“自我孵化”的历程。北京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教务长王健表示,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自2012年由“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发起,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全公益创业教育与资源平台之一,通过线下课程培训、网络课程培训、开放课程、直播课程、创业路演、讲座沙龙、创业孵化等多种形式为10余万名创业青年提供创业服务,其中线下课程班、创业路演、创业孵化等已深入服务5000余名优秀创业者。
2014年12月,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天津基地正式挂牌并投入运营。该基地是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继中关村创业大街之后的首家分基地。“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天津基地落户天津空港经济开发区,将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电商、软件信息类企业提供孵化服务。”王健表示,天津空港经济开发区已有神州租车、百合网、人人游戏等互联网企业入驻,形成了良好的生态链,未来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会根据地区的产业优势来为区域经济发展“加磅”。此外,在京津冀区域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还与保定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豆芽创客空间签署合作协议,为保定市增添创新驱动和人才聚集的高端平台。
“我们是创业者的孵化器,中关村创业大街则是我们的孵化器。中关村创业大街在我们起步的最早期给予了资金、政策等多方面支持,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实现了自我孵化。”王健表示,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发展至今,已在全国相继开设了9个基地;在全国开展了25期创业训练营,深入培养了2000多位创业人才;完成124门创业课程教学,授课超过1000学时;共有超过300位导师参与了“北创营”各类扶持项目;创业论坛累计参加人数超万人;创立45个公益开放课程中心,累计服务创业者超过1.5万人。网络创业大学服务3.5万个创业青年;各类线下活动论坛、沙龙、路演服务1.2万个创业青年。同时,为了给初创企业、大学生创业及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建立超过400亿元的投资基金联盟,从天使到Pre-IPO,全资本链条扶持创业者。
企业成长短板变长板
日前,中国首款融合了HTML5标准及全球独创的双渲染引擎技术的企业级浏览器——Enterplorer由云适配正式对外发布。该浏览器专门为企业移动办公使用场景而开发,能帮助各类大中型企业用户“一周”开启移动办公模式。
云适配市场总监刘丽丽表示,在过去,企业移动化的方式无外乎开发App。但众所周知,App开发接口API繁琐,后台改造风险高,费用不菲,还可能造成数据丢失、系统瘫痪,同时,随着企业应用场景和设备的多样化,各种App应用种类不断激增,直接给管理带来了巨大难题,也造成了众多“移动信息化孤岛”。针对这些移动信息化难题,Enterplorer无需依赖企业原有系统的API接口,无需改造企业后台,便能帮助企业快速无风险实现移动化。作为中国首款企业级移动办公门户,它具有三大核心价值:快捷的移动适配开发、统一的办公通讯门户、完善的安全管理平台。
2013年底,云适配正式入驻中关村创业大街。“虽然当时因为租金较高,经过多番考虑才最终做了这一决定,但现在看来,这无疑是企业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对接能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背书’下,这不仅没有成为阻碍企业的瓶颈,反而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刘丽丽说。
从2012年开始创业时的两个人,到去年近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云适配的开放技术平台已经吸引超过40万开发者加入。云适配跨屏云成功应用于超过30万家企业网站,包括微软、联想等世界500强企业,光明网、中国青年报等知名媒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
北京商报记者 韩琮林
截至2015年底,中关村创业大街累计入孵创业团队700个,其中海外团队超过100个;有375个团队获得融资,平均每家融资500万元,融资额达18.75亿元
■孵化器背后的“孵化器”
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教务长王健:我们是创业者的孵化器,中关村创业大街则是我们的孵化器。中关村创业大街在我们起步的最早期给予了资金、政策等多方面支持,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实现了自我孵化。
■短板变长板的“奇迹”
云适配市场总监刘丽丽:对于创业企业而言,自身的知名度和品牌度是影响企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短板之一,中关村创业大街让我们见识到了将短板变为长板的“奇迹”。
■让创业企业实现链接全球
乐校科技市场总监许家宁:中关村创业大街聚集着最多的创业资源,在这里任何一家创业企业都可以具备链接全国甚至全球的能力。
王飞/制图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