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做伴 大兴建中轴文脉
2016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正如火如荼,不经意间大兴流露出“文艺范”。来自大兴的消息称,大兴正围绕区域传统文化特色中心、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示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交往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四个中心”建设打造“文化中轴”。
在2016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期间,大兴在月季大会文化交流中心和坦博兴善苑推出了包括文物、书画、古琴、压花等多项主题在内的展览,精彩不容错过。明朝皇帝用过的斗彩鸡缸杯、巧夺天工的徽派建筑、“佛教熊猫”贝叶经……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文物珍宝聚集大兴,与钧天坊古琴基地、李可染画院、青云大戏台、麋鹿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基地共同彰显出大兴的文化特质。
值得一提的是,魏善庄镇魏庄村、南中轴路西侧的坦博兴善文化园内有30多座精雕细刻的徽派建筑在此以原貌展示,让游客能身在北京尽赏徽派建筑之美。这均为大兴区“南海子文化”名人名家白十源的个人收藏,此次在大兴建造博物馆统一安置,将免费面向公众开放。
南海子是大兴的著名地标,曾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皇家猎场,两朝皇家苑囿。在明朝时,南海子被誉为“南囿秋风”,与金台夕照、居庸叠翠、西山晴雪、卢沟晓月、东郊时雨等并称燕京十景。清代十位帝王在位期间都多次驾临南海子,并留下了许多赞咏南海子的诗文。
如何传承文化,秉承南海子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基地?“建设打造‘文化中轴’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大兴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兴将通过实施南海子文化奖引领工程、志愿新城建设和志愿文化推广工程、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精品工程、迎月季盛会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京津冀文化交流年融合发展工程、文化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工程“六大工程”,以及开展“南海子文化”活动季等树立“南海子文化”品牌,作为展示新区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据统计,截至目前,大兴区共开展文化活动2000余场,惠及群众10万余人。前述相关负责人说,如今大兴已落户了月季博物馆、西瓜博物馆和印刷博物馆等区域元素鲜明的展示场馆;白庙雅乐、古琴制作、吴氏太极拳等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迎来了李可染画院、澄怀美术馆等10个文化基地和王鹏、李嘉存等15位文化名人,不仅历史得到了传承,更能让现代文创产业在此蓬勃发展。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