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因人而异”制定养老服务菜单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昨日上午前往东城区检查《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落实情况。在跟随检查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针对不同家庭背景及身体状况的老人,东城区从供给侧角度出发,制定了多套具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菜单,突出了因人而异的养老理念。
东城区民政局局长李小洁介绍称,东城区将全区老人分为三类群体,其中,城市特困人员中的老年人、低保或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等被划归为托底保障群体,非托底保障群体中的中度或重度失能老人被划归为重点保障群体,除上述情况之外的老人则被划归为一般保障群体。
在明确目标群体之后,东城区还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了不同性质的养老服务菜单。比如对于城市特困人员中老年人的服务重点就是上门服务和居家照料,并确定了以生活照料、精神关怀和24小时看护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菜单。
李小洁表示,这类老人的照护标准比较高,因此东城区方面会配备特定的服务人员、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此外,还会有专人来承包老人的日常安全。
对于情况稍好一些的重点保障群体而言,东城区主要是依托现有的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选择性的养老服务,政府在其中更多是扮演辅助照护的角色。而对于情况比较普遍的一般保障群体,东城区则倾向于提供个性化服务,按照老人自己提出的需求提供服务菜单。
另一方面,为了加强社会资本的参与度,东城区还出台了《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运营商遴选办法》,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建立了东城区养老服务运营商推荐目录,为区内各街道开展连锁化、品牌化提供了参考。
此外,为了能更好地确定服务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东城区目前正着手对区内的老年人开展能力评估,力争在年内完成对区内9792名老人的评估。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