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明年试点强制性长期护理险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北京商报

  随着北京老龄化加速,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逐步增长,传统养老机构逐渐难以满足大量的护理需求。

  昨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组专题座谈会获悉,为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要求,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护理保障,明年北京将启动具有社会保险性质的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先期把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老年参保人群作为保障对象,以失能人员日常基本生活照料所需的服务为保障内容。据了解,该保险带有强制性,保险费用将由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筹集。 

  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于明年启动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按照整体设计统筹考虑,先行试点,逐步推开,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老年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为其提供日常基本生活照料所需的服务。试点工作将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协同推进健康和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由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筹集资金,实现当期参保、当期受益。

  北京商报记者还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该险种的具体试点方案仍在制定过程中,试点的缴费方式及未来这一险种资金的来源、覆盖人群等细节尚待明确。

  实际上,国家层面关于政策性长期护理险早有部署,今年7月,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民政事业“十三五”规划就曾明确,要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推广长期护理商业保险产品。

  在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看来,当前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筹资问题,而解决筹资问题,要采取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应依托基本医疗保险,鼓励建立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促进医养结合的发展,这样可以分流一部分患者到护理机构,同时也可以减轻医保基金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和压力”,金维刚表示,“第二步,还要建立多渠道筹资的长期护理保险,通过个人缴费、财政补助、医保基金划转、社会捐助、单位缴费等。”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