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励连锁超市农村直采
连锁超市是市民购买农产品的重要场所,为确保市民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瓜果,北京市政府鼓励企业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建设、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等,并给予资金扶持。根据市商务委此前发布的“农超对接建设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资金支持额度不超过项目审定投资的50%。
助力农超对接
农超对接指的是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农产品生产源头企业与超市等销售企业双向沟通,同时也少不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
指南中提出,将对两大农超对接项目予以资金扶持。一方面支持连锁超市企业与京内外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开展鲜活农产品产地直接采购,直接进入门店方式销售;另一方面,支持连锁超市企业建设生鲜联合采购平台,与鲜活农产品基地建立直采直供关系,开展农产品联合采购行动,发挥联合采购的规模优势,为其他农产品零售企业提供采购信息、渠道和运输协同服务。市商务委方面表示,通过开展农超对接,将充分发挥连锁超市在农产品销售领域的规模优势和体系优势,提高本市连锁超市企业农产品产地直采能力,优化供给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破解双方难点
开展农超对接能够减少农产品从产地到超市之间的流通环节,从而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蔬菜的损耗率,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就销售企业而言,以新近开业的东单菜市场悠惠生活馆光明楼店为例,这家定位于社区便民综合体的菜市场,以生鲜、蔬菜等农产品为主要经营项目。其中,大宗类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采购和天津、河北等地的蔬果产地及禽畜养殖基地供应;另外,如桃子等部分特色商品为果蔬基地直采直供。据悠惠生活馆运营方、北京悠惠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农超对接项目可以让居民吃到更便宜、更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但农超对接项目建设需要企业前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进行大量投入,不仅要搭建起有保证的物流运输渠道,还要建立数据体系和检测中心,确保农产品来源的可追溯。
对于农民商户而言,农超对接都是大宗采购,规模小、供应能力较弱的农户很难与连锁超市、菜市场形成对接。昌平区崔村镇一位农户表示,几年前自家生产的水果很难单独找到稳定销路,此后在区政府引导下村镇开始注册公司、成立合作联社,这一问题才得以解决。目前,合作社不仅与不少连锁超市、餐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开始拓展线上渠道。据了解,崔村镇在今年8月初与北京苏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特色农产品推广、中华特色馆运营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打造属于崔村特色的“崔村红”项目。
树立标杆企业
农超对接项目建设需要农户与超市双向发力,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不可忽视。一位农产品流通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在农超对接过程中,因为超市对蔬菜的品质要求高,需要多品种、跨季节且适量的高品质有机产品,而部分合作社因为生产品种单一、数量巨大、季节性强,在质量没法保证的情况下,超市也难以承受。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引导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不断提升生产经营规模。同时,还要鼓励连锁企业加快日用品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发挥优秀企业的标杆作用,让农超对接项目建设提速。
在此次市商务委发布的指南中,同样对有意申报扶持资金的连锁超市企业提出要求。如门店规模上,在市内开设连锁门店不得少于10家;在经营品类上,要求企业保证生鲜农产品自营,并与5个以上农产品基地建立对接关系,保持合作关系两年以上;在投资建设上,建设专业生鲜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等基础设施,改造扩大鲜活农产品经营区等审定投资总额不应低于100万元。此外,连锁超市企业还需具有完善的农产品采购标准体系和检测设备能力。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陈克远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