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作品
爱心配镜
2013年6月3日讯,北京,考试的时候老师误以为学生睡着了,走近才知道,原来是高度近视的孩子脸贴着试卷在作答,鼻子已近几乎贴在了纸上。青少年学生视力低下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近视为核心的各种视力障碍问题正在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据2007至2008年度的不完全统计,全国近视眼总数已经超过了4亿人,目前,中国学生的近视眼比例小学生达到了三分之一多,初中学生几乎达到了60而许多地区的高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甚至超过了80。“谢谢阿姨,我终于能看清了。”对于很多生长在家庭经济贫困的孩子来说,眼睛的健康更是成为了关注的盲区。很多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忍受着眼前模糊的世界。正是为了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关爱眼部健康减缓近视发展”青少年用眼卫生系列公益活动已经举办了五届。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的医生和验光师们,在五年间已经走进了50多所学校,15000多名学生得到了专业的免费视力检测,并累计为500多名贫困学生赠送了符合他们需求的眼镜。在众多走过的学校中,光爱学校最为典型,由于这所学校是专门收留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孤残、特困儿童的全免费寄宿学校,这里的孩子们从来没有检查过视力,甚至连视力表怎么使用都不知道,同仁验配中心的专家们带来了最为先进的设备,耐心的为孩子们解释检测要求和注意事项,在得到检测数据后,一幅幅崭新的眼镜被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重新找回清晰的世界,让很多受到关爱的孩子流下了热泪。经过精细的加工,29副验配后的新眼镜将再次被送往东城特教学校,又一批学生在今年的“关爱眼部健康减缓近视发展”活动中,得到帮助。
北京日报社2013-06-03 -
个人作品
怪鱼护水
2013年5月16日,这两天,承包30多亩匙吻鲟苗种培育基地和80口网箱养殖水面的王水正忙着安排人员对繁育池进行消毒,等待迎接新一批匙吻鲟鱼苗的到来。51岁的王水,祖辈生活在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张寨,靠养鱼为生。淅川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对于水源的保护许多年前就成为当地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各方面发展受到制约。2008年,在县水产局的主持下,在500亩库湾内小水域曾经实验养殖过匙吻鲟,由于匙吻鲟鱼苗比普通鲢鱼等鱼苗贵几十倍,当年实验养殖水产局就投入十几万元。但是当时移民搬迁形势不确定,谁也没敢大投入养殖。2011年随着第二批移民工作结束,新家稳定了,让王水没有了后顾之忧。正赶上当年淅川县政府拿出200万元匙吻鲟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沿库养殖户开展匙吻鲟养殖和在丹江口库区大水面开展人工增养殖。有着30年养鱼经验的他把自家致富的目标锁定了匙吻鲟。
北京日报社2013-05-16 -
个人作品
25万公斤水库鱼密云水库安营扎寨
2013年4月5日,北京,清明节开始,密云县农业服务中心利用一个月时间,向密云水库投放共计24.45万公斤的净水鱼苗。该批“水军”入驻密云水库,将为密云水库的水质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据悉,此次放流的鱼苗主要有鲢、鳙、鲂、草鱼等滤食性、草食性鱼种,这些鱼类主要摄食浮游生物、藻类和水草,能够净化水质,维护水域生态平衡,为市民提供优质的饮用水源,补充水库渔业资源促进渔民增收致富。
北京日报社2013-04-05 -
个人作品
北京好心人杜小龙送菜55户
2013年4月1日,北京,每到周五早晨,在故宫东侧的东华门南池子社区的55户低保、孤寡等老人就受到一份爱心“免费菜”,里面有辣椒、韭菜、葱姜、火腿、鸡蛋……送菜小伙是30多岁的杜小龙。不但免费送菜,还在社区卖评价菜,每次都要赔300元至500元,加上免费送菜的费用,他每周五一天献爱心要拿出3000多元钱。朋友说他是“傻小伙”,而社区大爷、大妈们称他为“爱心小龙”。杜小龙出生在四川广元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学文化,父亲早世,在北京也没有一个亲人。曾先后在河北、山西都打过工,“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什么人都见过”。来京打工快20年了,经历了数不清的困难,才终于在北京立住了脚。开过饭店、卖过衣服……现在又在南锣鼓巷开办5D小影院。可他吃的只是面条、面包等简单饭菜,住的也不过是一处半地下室。他把赚来的钱积攒下来全都用在了慈善事业上,帮扶贫困老人、捐助儿童上学。做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杜小龙常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首都人民帮助了我,我要用自己的一切回报首都人民,表达我对首都人民的感恩之情。”目前,为这些老人送“爱心菜”已经坚持了40余周,花去积蓄10多万元。为了让这些老人吃上新鲜的安全放心菜,每到周五凌晨1点起床,准备菜筐、饭盒……送菜用具,2点从家里出发,开着一个小时左右的金杯爱心车到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选购蔬菜。早晨3点进入批发市场,整个市场还是很黑的,在热闹的吵杂中寻找自己满意的蔬菜,挑选、讲价、搬运……由于批发市场大,不同菜系分在不同区,30多种蔬菜和副食,要在10个区域采购,简单算一算在市场里也得行走七八公里,选购的上千公斤的蔬菜再一一搬运到自己的车上已经是早上5时30分了,早上6时30分社区临时平价开售,同时进入家里给老人送免费的“爱心菜”。当年来北京时没有饭吃,许多人帮助我。现在租了房子,日子挺好。没有想过要买豪宅、好车,就想多攒点钱将来多为社会做点事情,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情。杜小龙说“我爸爸妈妈去世早,最大梦想是开一个敬老院,继续回报社会。”张玉军/TAKEFOTO
北京日报社2013-04-01 -
个人作品
关心困难学生
2013年3月4日,北京。昨天,延庆城管多名队员来到八达岭镇中心小学,为郁涵同学买来了崭新的书包、笔本等文具和一些图书。郁涵今年9岁,品学兼优、但因父亲过早病逝,现在家中与母亲、奶奶、弟弟相依为命,家庭贫困。多年来,城管队员主动捐款捐物,不间断的帮助他,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北京日报社2013-03-04 -
个人作品
为共和国记账延庆八旬老人捐旧账簿晒幸福
2012年11月14日,“我这有些账本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我们村的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记在里面了,是咱们村这多年发展的见证,我愿意捐出来。”11月13日,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镇新宝庄村八旬老人刘桂林将自己记录的100多本旧账簿捐赠给村里大队部。宅基地登记薄、分田帐、记工帐、农业税帐、交粮帐、包产到户等,“这些账本记录着我们新宝庄村由贫穷到富裕的每一步,记录着我们新宝庄村人从困苦走向幸福的每一步,有些账本直到今天还有很实用的价值。”新宝庄村支部书记康国余介绍说,刘桂林是村里的老党员。党的十八大召开之机,这些旧账簿现在捐出来,他希望村里能建一个村史陈列馆,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老账本收藏进去,让村民了解村的发展情况,让大家都知道新宝庄农民是怎么一步步走上幸福道路的。
北京日报社2012-11-14 -
个人作品
打通关节
2012年9月13日,看着院办递上来的“1+20牵手公益活动”的帮扶名单,吕厚山久久注视着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名字。作为北大人民医院原院长,现任北京麦瑞骨科医院院长的吕厚山对“人民医院”这四个字有着说不出的亲切感。
北京日报社2012-09-13 -
个人作品
三对双胞胎今天上北大
2012年9月1日,今天北京大学正式迎来3600余名本科新生报到入学。今年北大在中西部地区共录取新生1236人,贫困生人数占新生总数比例超过20%。北大承诺决不让任何一名新生因家境贫困辍学。
北京日报社2012-09-01 -
个人作品
刘彪慈善基金会救助先心病患儿项目启动
2012年8月30日,北京,刘彪慈善基金会成立暨西部六省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合作救助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仪式上,刘彪慈善基金会捐资500万元,联合中华慈善总会对西藏、新疆、陕西、内蒙古、甘肃、云南等六省区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进行筛查和救助。
北京日报社2012-08-30 -
个人作品
贫困新生温馨入学
2012年8月27日,北京,这几天,北京一些高校陆续开始接待新生入学报到。在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新生接待处都开设了“绿色通道”,对刚报到的贫困学生提供“缓缴学费”、“校内贷款”、“勤工助学”等系列服务。学校的承诺是“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
北京日报社2012-08-27 -
个人作品
妙手仁心
2012年8月21日,今年52岁的王新生是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300多名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名主任医师。再过几天,他将赶赴宁夏银川义诊,同时进行神经内镜技术推广工作,这是他从医职业生涯中上百次义诊中的一次。
北京日报社2012-08-21 -
个人作品
于丹在东交民巷小学办讲座分享教育心得
2012年7月18日下午,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在北京东交民巷小学,为光华科技基金会贫困山区优秀校长培训项目进行专场讲座。当日,从四川、青海、云南、安徽等贫困山区前来北京的18位中小学校长与于丹共同交流和探讨了传统文化、学生素质教育等话题。于丹用自身体会与大家分享其教育心得和理念。
北京日报社2012-07-18 -
个人作品
为残疾学员送凉爽
2012年7月16日,炎炎夏日,他自掏腰包给在清华大学上学的近百名坐轮椅的学员每人送上一根冰棍解暑。当这些残疾人企业家学员得知真相后努力寻找他试图回报,为他捐款,他却婉言谢绝了。他叫刘敬民,今年46周岁,是清华校园里的一位普通教工子弟。人与人之间萍水相逢,最难得的就是这一份真情。”
北京日报社2012-07-16 -
个人作品
免费午餐
2012年6月10日北京一批加拿大人拍摄于百年前四川成都的老照片在798艺术区进行公益展卖,所得的全部款项将捐献给“免费午餐基金”以解决四川凉山州贫困儿童的在校午餐问题。
北京日报社2012-06-10 -
个人作品
联想控股携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赠电脑
2012年5月27日,北京。上午,联想控股携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向品学兼优的在京贫困藏族学生捐赠爱心电脑。
北京日报社2012-05-27 -
个人作品
喜顺的喜事
2012年5月22日,今天,患有先天性重度听力损失的“耳套宝宝”终于摘掉了掩盖缺陷的棉耳套,感受有声世界。在本栏目的帮助下,母子俩就得到一个他们不敢想的消息:康聆声听力中心愿为患有先天性重度听力损失及外耳残疾的喜顺全免费测听、评估并定制助听器。
北京日报社2012-05-22 -
个人作品
东航空姐赴留守儿童学校献爱心
2012年5月16日,北京,20多位东航公司志愿者当日驱车远赴河北省尚义县石井乡韩雪梅希望小学,送来志愿者们为贫困学生认购的新校服、捐赠的衣物、文具,并与10位特困生结成一对一帮扶,资助贫困生在校期间的全部费用。该校为乡中心学校,两年前尚有学生近200人,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等原因,目前该校仅存学生49人。
北京日报社2012-05-16 -
个人作品
云南先天性心脏病贫困患儿来京就诊
2011年12月7日上午,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阳光基金的资助下,来自云南的38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贫困儿童在父母的陪护下来京接受手术治疗。当听到有些患儿做完手术后没有地方短暂休养,得知这个消息,北京寸草春晖养老院的王小龙把患儿和家长接到养老院,免费吃住,并计划“带他们去看看天安门和鸟巢”。还发动所有员工募捐,并为重症患儿的家长送去了运动鞋和冬衣。据悉后续治疗结束的孩子们还将在寸草春晖养老院免费休养。
北京日报社2011-12-07 -
个人作品
电话求助冬衣援疆
2011年12月5日,就在海伊沙别克一家愁眉不展的时候,来自北京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们敲响了他家的房门。他们不仅带来了首都人民爱心捐助的御寒冬衣,还把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发放到了小阿依努尔手中。通过这些实地调查问卷,像这样的牧民家庭都可以搭上网络慈善捐助的直通车,通过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的网络平台,他们将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及全国爱心人士建立起帮扶联系,进一步解决生活难题。
北京日报社2011-12-05 -
个人作品
白领“色彩日”助学贫困学子
2011年11月2日,携程旅行网北京分公司的白领们以“色彩日”Colorfulday的形式上班,增添靓丽色彩,减缓办公室压力。偌大的办公区域内,所有人员的着装颜色百搭,色彩炫丽,冲击着大家的眼球。“色彩时尚,心态年轻,平时单调的办公室瞬间迸发出了活力!”一位办公人员如是说。告别黑白灰的办公室主色调,抽出特定的一天来尽情撞色,这就是当下一群年轻白领的新风尚。“公益助学爱心拍卖会”。自今年来,携程北京分公司将为定点贫困山区学校开展为期三年的帮扶计划。数百份物品纷纷拍出,筹得的善款将为贫困山区学校的孩子们购买校服。
北京日报社2011-11-02 -
个人作品
高镇同为弱势群体雪中送炭老院士20年捐出70万
2011年10月18日,他是高镇同,今年83岁,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前不久,高老当选首都十大道德模范。谈到这些年的捐助故事时,他谦虚地表示,做善事是一种享受,有利于别人,自己也受益。
北京日报社2011-10-18 -
个人作品
贫困先心病患儿在京过中秋
2011年9月13日,23名贫困先心病儿童昨天在阜外医院与中华慈善总会、深圳市慈善会·首彩爱心慈善基金的工作人员一起吃月饼,庆中秋。这23名孩子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内蒙古赤峰,其中18名患儿将在今天进行手术。
北京日报社2011-09-13 -
个人作品
康宝莱150万元助贫困聋儿康复
2011年9月5日,今天上午,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发起了“母婴平安·天使救助行动——天使听见爱”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康宝莱(中国)将捐助150万元人民币,用于资助经济困难的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手术,帮助他们告别无声世界。
北京日报社2011-09-05 -
个人作品
广渠门中学上午开学优秀师生走上红地毯
2011年8月31日,今天上午,广渠门中学举行了开学典礼,新一届宏志班学生走进校园。来自通州区柴厂屯中学的刘丽彤心情格外激动,因为八年前,她的姐姐刘利利就是这样走进宏志班的,而现在,姐姐已经是一名研究生了。
北京日报社201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