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作品
朱善璐北大履新看望到校新生
2011年8月27日,北京,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内,7682名北京大学新生正式来校报到入学。新上任的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看望新生,称自己为“北大新兵”。据了解,今年有600多位新生走“绿色通道”入学,他们中最困难者能获得包括现金、礼包、笔记本电脑在内价值超过1万元的资助。早在昨天,就有一些北大新生提前来校,据参与免费提供接送新生的新浪微博大巴工作人员介绍,昨天一天他们共接到超过30名新生。不少新生告诉记者,他们想在新生报到的热闹前,提前感受宁静的北大。北大方面表示,学校为提前报到的新生提供了床铺。北大校友当书记朱善璐自称“北大新兵”今天上午8点不到,一批批新生在家长陪同下,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进校报到,不少人身后跟着超过3位家长。上午9点,刚上任的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来各院系报到点看望新生。朱善璐1979年至1996年在北大学习、工作。他称自己重回母校,是“北大的新兵”。朱善璐告诉本报记者,他当年的报到的资料保存了很久,“现在想来都是非常美好的回忆。”对于有媒体提问“北大等名校农村学生减少”的问题。朱善璐回应表示,他对北大的情况还不熟悉,但按理在北大农村学生不应该减少。朱表示,国家、学校都农村贫困学生都有一系列资助措施。他鼓励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都应该“艰苦奋斗,磨砺成才”。朱善璐还担任了自己的“师妹”哲学系新生罗双双的“燕园领航导师”。北大今年特困新生将获3000元爱心礼包北大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杨爱民介绍,今年北京大学继续出台一系列贫困生资助服务体系。贫困新生将获得包括学费、住宿费在内共6520元的借款,特别贫困的新生还将获得1500元助学金。此外,学校为贫困新生发放包括购书卡、生活用品卡在内的价值3000元的“爱心礼包”。特别困难者还将领到笔记本电脑。
北京日报社2011-08-27 -
个人作品
北京甘肃平凉山区学生畅游北京圆梦
2011年8月11日,甘肃平凉市庄浪县大庄乡王山小学的8名优秀学生代表激动地登上天安门城楼,开始了北京5日夏令营之旅。邀请这些贫困地区孩子到北京做客的是连续6年爱心助教的北京祥龙博瑞集团。孩子们将在北京登长城、看鸟巢、游北大,与北京学生手牵手交流。
北京日报社2011-08-11 -
个人作品
免费手术帮老区人重见光明今晨看升旗满足老人心愿
2011年6月18日,北京,“我们老区人来北京,就想看看天安门,看看毛主席!”今天一大早,来自革命老区西柏坡的七位老人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就在前一天,刚刚做完免费白内障手术的他们重见光明,而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到天安门看一看。这七位老人都是多年的白内障患者,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83岁,最小的64岁。因为贫困,他们得不到治疗,有的人甚至丧失了劳动能力。6月15日下午,经过7个小时的长途颠簸,他们被接到北京华都亚太医院接受治疗。16日上午,七位患者接受了该院院长、全国著名白内障专家叶子隆亲自主刀的复明手术。昨日上午,老人们眼睛上的纱布被打开,从未走出过大山的老人们重见光明,一时间老泪纵横。重见光明后,老人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我们想去看看天安门,看一看毛主席。”67岁的陈文联老人患有双眼老年性白内障,以前只能看清举到眼前的手指头,稍微远一点就看不清了。昨天上午,老人的心里“立马亮堂了”。陈文联老人是七位老人中唯一一个识字的。她拿起报纸兴奋地说,现在连报纸上的小字都看得清,刚才还给大家读报哩。“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心里头暖洋洋的。”老人说,在农村因为条件不好,得了病舍不得看,吃药也不顶事,还以为自己的眼睛再也好不了了呢,没想到在北京的一群好心人帮助下,她又能看清东西了,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目前,老人们的视力正在恢复当中,其中效果最显著的患者视力已经从0.1恢复到1.2。老人们的手术和在京的食宿全部是免费的。据叶子隆大夫介绍,老人们的治疗费,除医院减免一部分外,其余全部出自金地格林小区业主们的“爱心光明基金”。他本人既是小区业主,又是爱心基金的创始人之一。据了解,该基金善款来源主要来自小区业主的义卖,2004年以来,已经有五十多人通过该项基金重获光明。
北京日报社2011-06-18 -
个人作品
社区爱心跳蚤市场
2011年6月9日,在亚运村安慧里小区健身广场一场以“爱心速递”为主题的爱心跳蚤市场吸引了数百居民的参与,孩子们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居民们将家里的闲置物品摆放到现场请居民挑选,参与者将全部收入捐给社区里的低保家庭、困难家庭以及外来务工家庭等贫困人群。
北京日报社2011-06-09 -
个人作品
北京2011年三星爱之光行动在京启动
2011年6月8日,2011年三星爱之光行动在京启动,主办方今年将设立5所白内障手术中心和5所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中心,此举旨在通过手术中心和训练中心的设立,使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地区的视觉残疾人能够长期地、持续地享受到医疗服务。在过去的4年间里爱之光行动还在新疆、吉林、江西、山东、天津等地共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超过8300例。
北京日报社2011-06-08 -
个人作品
共铸爱心
2011年6月3日,今天上午,来自拉萨的普次与古桑曲珍夫妇在煤炭总医院病房中等待他们的儿子阿旺扎西。2岁的小扎西患有先天性心脏缺损,两天前刚刚做完修复手术,目前暂时在ICU监护室。为让藏区更多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得到救助,“同心·共铸中国心西藏行”医疗救助行动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即将入藏进行医疗志愿服务的首都医务工作者开始报名,拟捐助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初步估价已在千万元以上。
北京日报社2011-06-03 -
个人作品
北京社区拍卖会引来“洋雷锋”
2011年5月22日,在亚运村亚运村街道社区活动中心多功能厅“爱心速递”主题拍卖会上,来自法国某公司的代表捐出一瓶2006年的法国波尔多红酒。拍卖会共筹得21000元善款,将全部用于资助街道内20户生活困难的家庭。当日亚运村地区“爱心速递”慈善救助工程启动,捐赠单位领导与亚运村街道办事处以及受捐赠家庭签订定向救助三方协议书,由一个企业解决一户贫困家庭的困难。
北京日报社2011-05-22 -
个人作品
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走进革命老区送光明
2011年5月22日,北京,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的专业验光师来到革命老区安徽泾县、绩溪,为600余名学生免费验光,建立验光检查病例,并为其中300名贫困学生赠送眼镜、文具和书包等。
北京日报社2011-05-22 -
个人作品
乡村配镜
2011年5月21日,北京。昨天,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的专业验光师来到革命老区安徽泾县、绩溪,为600余名学生免费验光,建立验光检查病例,并为其中300名贫困学生赠送眼镜、文具和书包等。
北京日报社2011-05-21 -
个人作品
走进佤山下篇
2011年4月4日,云南。边寨之春趁着周末休息家住云南普洱市西盟县岳宋乡永老寨的10岁佤族小学生岩工将拖鞋拖在田埂上,赤脚下地熟练的挥动锄头翻地,远处家人牵着水牛将大片好犁的田犁地改天将撒谷种下旱稻。离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县城约70公里,与缅甸相邻的永老寨自然村也名岳宋大寨,岳宋为佤语,“岳”为寨,“宋”为大平,意为大平寨。村民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岩怀父子从西盟依体(永宋)迁居于此的。有农户111户,共333人,均为佤族。该地属中高山河谷地带,区域内地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是泥石流多发区,气候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岳宋大寨佤族传统干栏式茅草木屋整体保存完好,有独特的建房习俗和禁忌。由于该寨地处偏僻以及发展滞后,至今仍然保持了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岳宋大寨成为佤族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部落,2006年5月被省人民政府审定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点,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佤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民歌也以其质朴的音调和粗犷的风格而独具特色。岳宋乡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发源地,既有古老的祭祀舞蹈,有反映劳动、传授生产技能的舞蹈,也有表现生产、喜庆祝贺的自娱性舞蹈,还有舞姿优美的表演性舞蹈以及摹拟动物舞蹈。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有《木鼓舞》、《甩发舞》、《舂新米舞》、《贺新房》等。佤族传统节日主要有新水节“优格拉阿龙”、拉木鼓“克鲁克罗”、新火节“优俄土老”、盖大房子(窝朗房)等。节日里人们换上传统节日服装,载歌载舞,平时几乎没有人穿佤族传统服装的过去佤族人有包裹头巾的习俗现在很多人愿意头上戴一顶绿军帽。随着当地政府负责实施的农村电网改造实施、卫星电视的播放,给这个古老的边疆山寨带来电灯、电视等外来文明的同时,也让许多年轻人深深感觉外面的生活美好,纷纷走出村寨下广东奔浙江打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由于很多人文化低,普通话说得也不好,打工经历并不顺利工资也不高。到2010年底,全村仍有贫困人口104户,305人。人均有粮404公斤,人均纯收入1129元。现在寨里留守的几乎都是老年人和孩子,也成了干农活的主力军。更多的年轻人希望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能够住上和其他新农村一样的砖瓦房。如何既要让村民过上富裕的日子,还要很好的保留佤族村寨特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北京日报社2011-04-04 -
个人作品
光明有望
2011年3月27日,北京,“光明未来”爱心公益活动今天(3月28日)正式启动。这一活动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爱心基金会、全国支学助教工程办公室和“光明未来”爱心公益活动组委会等支持主办旨在帮扶全国的弱视儿童,传递爱心,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主办方发表倡议书,倡议人们加入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主办方捐赠了500万元作为公益基金,用于帮扶全国贫困弱视儿童,资助青少年近视的预防与矫治。
北京日报社2011-03-27 -
个人作品
“爱心毛衣”暖融融
2011年1月12日,北京。崇外街道30多位“爱心妈妈”用业余时间为社区孤残贫困儿童编织爱心毛衣。当日,25名孩子穿上了漂亮、合身的新毛衣,感谢“爱心妈妈”送给她们的新年礼物。
北京日报社2011-01-12 -
个人作品
西藏学子看北京
2011年1月6日,“西藏学子走出雪域看内地”活动首站来到北京,20名西藏贫困大学生第一次踏上祖国内地,开始为期一周左右的游览参观和座谈体验活动。学生们在北京参观了圆明园、并来到清华大学,和清华学子一起畅谈感受到了北京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底蕴。
北京日报社2011-01-06 -
个人作品
“周末音乐会”三周年主打亲民牌
2011年1月2日,北京,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三周年庆典音乐会在大剧院隆重上演,台上,陈康明执棒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管弦乐团,演绎一系列包括歌剧序曲、间奏曲、圆舞曲在内的中外经典交响作品场外,数十万网民通过大剧院官网在线同步收看。这是国家大剧院为“周末音乐会”三周岁生日特别策划的庆典音乐会。“周末音乐会”定期邀请音乐教师、残障儿童、贫困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免费观演,会员徐敏表示:“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音乐知识,感悟到平时没有领会到的音乐作品内涵,让我越发了解了人生,开阔心胸,更好地面对生活。”2011年的周末音乐会还将特别开设“音乐其实很简单”的互动环节,让观众登上舞台,站在艺术家们的行列中共同表演。
北京日报社2011-01-02 -
个人作品
天使妈妈慈善嘉年华
2010年12月26日,下午,天使妈妈感恩2010颁奖典礼暨天使之家3周年庆典在全国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内举行。顾秀莲主席和儿慈会、妇联领导一起为天使之家3周年庆生,和天使之家的阿姨、孩子们一起点燃了生日蛋糕的蜡烛,羽泉带领现场志愿者、爱心人士一起唱起来了“生日快乐”,气氛温馨感人。三年来,天使之家已经寄养了71多个孤儿,给予他们家庭的温暖,通过北京先进的医疗资源给一个个唇腭裂、先心病、足内翻、肛门闭锁的宝宝以新生,并帮助他们找到了幸福的收养家庭,爱他们的爸爸妈妈。而天使妈妈更是为全国各地600多名贫困家庭的患儿进行了医疗救助,包括烧烫伤、布加氏综合症、肠道闭锁、脑瘫、肾母细胞瘤等各种疑难病症。
北京日报社2010-12-26 -
个人作品
中国麦当劳叔叔之家慈善基金高尔夫赛在京举办
2010年10月22日,北京,中国麦当劳叔叔之家慈善基金高尔夫赛今天在北京叠泉高尔夫俱乐部举办。来自各届近百名选手参加了比赛。该项比赛是中国麦当劳叔叔之家慈善基金以下简称中国麦基金的一项重要慈善募捐活动,自2007年起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所筹款项主要来自麦当劳内部员工及其在农业、食品加工、物流、营销、地产等领域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捐赠,已经成为麦当劳独有的联手供应商共同做慈善的平台。本届赛事所筹集的善款将用于支持中国灾区及贫困地区儿童的学习、健康等福利事业,以及在儿童福利院开展的“新和寄养家园”项目。今年,该比赛就为中国麦基金募集到130万元的善款。
北京日报社2010-10-22 -
个人作品
知青之家
2010年9月22日,本报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走向西部》,本报记者将驱车走向西部,记录陕北延安的北京知青、甘肃白银的普通市民、宁夏山区的特岗教师、内蒙古沙漠中的医务工作者、新疆库车的文物专家、青藏高原的护路天使、走进西部的棉农大军……通过西部人的生活点滴,展示今天西部的进步。
北京日报社2010-09-22 -
个人作品
徐悲鸿大师力作《立马》拍卖助学
2010年9月16日,上午,徐悲鸿大师力作《立马》在世纪华天酒店亮相。大师夫人廖静文女士捐出该作品义拍,所得作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廖静文基金,用以资助在京贫困大学生。
北京日报社2010-09-16 -
个人作品
宁夏固原特岗教师贾亚娟
2010年9月3日,清晨,宁夏固原寨科中学的早读铃声响起,对于这个处于贫困的西海固地区山村学校,新学年又一个普通不过的日子再次开始。但对于来此做特岗教师第三年的贾亚娟来说,这个学年与以往不同,她将在这学年底结束三年的特岗教师身份,成为学校的正式教师。2008年,贾亚娟从宁夏师范学院毕业后,应聘来到西海固贫瘠的山区做一位特岗教师。“现在应届毕业生多,工作并不好找,做三年特岗教师后如果一切合格,就可以转入正式编制。”“其实特岗教师就算是正式教师,是核定的编制总额内进行招聘的,只不过工资由中央财政直接拨发,不用地方财政管,而三险一金就得等转正后了,这三年就相当于较长的实习期吧。”贾老师在大学学的是音乐舞蹈系,教音乐课外还是学校的宣传委员。在宁夏工作的她家在甘肃,假期回家就得从寨科坐车先去固原,然后换车去甘肃平凉,再转车去泾川,340多公里要走一整天。学校领导对这个外省年青教师也给与适当的宽松环境,周末,贾老师会坐车来回走近百公里山路去固原城里带课外班,多挣点钱来补贴家用。贾老师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钢琴。学校领导介绍,该校现在有六位特岗教师,这个学年将有四位转入正式编制。“特岗计划”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特岗计划”推出的意义旨在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至2008年,全国共招聘特岗教师5.9万多人,覆盖400多个县、6000多所农村学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加大同时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仍然紧缺。毕业生下不去,合格教师难以补充。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并有效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09年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并将实施范围扩大到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我打算转入正式编制后继续留在学校当老师,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固原参加乡村教师进程考试,但还是想当老师……”。对于将来,贾老师不确定还会留在这个学校,但当老师依旧是她的第一选择,也许是回到家乡,那样能离父母近点儿。
北京日报社2010-09-03 -
个人作品
小学生开“拍卖会”捐助玉树同龄人
2010年4月30日,北京,“10块,15块,20块……成交!”今天上午,酒仙桥中心小学的教室里热闹异常,孩子们稚嫩的“抬价”声不绝于耳。这是该校为玉树地震的贫困儿童义捐组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学生“拍卖会”,为灾区贫困儿童献上一份他们自己的爱心,希望能帮助他们尽快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重回课堂……据悉,“拍卖”活动所筹善款将通过邮局以“爱心包裹”的形式捐助到玉树地震灾区贫困儿童手中。
北京日报社2010-04-30 -
个人作品
希望从这里启航实现再就业梦想
2010年4月10日,北京,西城区针对是西长安街辖区的下岗、失业人员、贫困人员开展的名为“希望从这里启航实现再就业梦想”信息化互助行动项目昨天下午在西长安街社区活动中心启动,首批20名学员开始Photoshop和Flash等专业图像处理软件的操作技能培训。该信息化互助行动项目主要是结合该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需要,强化技能培训为主,以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首批培训将持续到10月中旬。
北京日报社2010-04-10 -
个人作品
同仁医院健康快车“火车医院”今发车
2010年3月20日,北京,上午,西郊北京车辆段,同仁医院的眼科专家把专业眼科验光设备带到了即将发车的健康快车火车医院铁轨旁,铁路卫校未来的车长乘务员们成了首批上门服务的受益者。据悉,一列火车医院一年内将救治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达3000多人。
北京日报社2010-03-20 -
个人作品
“公益爱心计划”捐款活动
2010年2月20日,北京市崇文区,龙潭庙会在闭幕之际,举行了以“公益爱心计划”为主题的捐款活动,向青海、河南、吉林等省市的贫困地区捐款,建立6个“龙潭庙会爱心图书室”。据悉,3年内这种爱心图书室在全国老少边穷地区将达到30个。
北京日报社2010-02-20 -
个人作品
回家
2010年2月9日,杜文中是来自四川偏远山区的农村人。十多年前,他家可谓一穷二白,父母连送他读书的钱都拿不出来。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靠着灵活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杜文中逐渐跟着老板学会了不少生意经。没几年,小两口就用攒下的钱开了间小卖部,又逐渐将小卖部做成了批发部。虽然自家的生意在偌大的北京城里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对于这对从贫困山区走出的农村夫妻来说却是充满了成就感。
北京日报社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