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五一”假期消费活动多姿多彩
昨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会上披露,一季度,北京市场总消费、服务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19年分别增长14.7%、25.6%、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年四季度大幅提升13.5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快于全国5个百分点。一季度,重点商圈客流5.3亿人次,接待旅游人数5790万人次,均较上年同期增长超一成。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地铁沙河站早高峰站外排队缓解了
排队几百米、进站要10多分钟……今年初,地铁昌平线沙河站早高峰进站难引发不少人关注。为了给沙河站“减负”,北京地铁近期对昌平线运行图进行了调整,在此前运行图基础上,昌平线在早高峰7时38分、8时08分和8时38分,加开3趟由沙河站开出的载客空车。这一举措实施后,昌平线列车最小运行间隔由2分30秒缩短至2分15秒,该站乘客的等待时间减少,站外排队现象有所缓解。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南苑“大泡子”将变身湿地公园
“北奥森、南南苑”,首都生态空间格局中的南部生态“绿肺”,正加速建设。记者近日探访首农食品集团南苑和义公园项目时了解到,目前该公园工程量已完成90%。作为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南苑和义公园正是湿地之所在,预计今年秋季将竣工亮相。人们熟悉的南苑“大泡子”,将不再只是历史记忆,而是变身为湿地公园,重现昔日水草丰美景象。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京企发布自研大模型产品
本市人工智能企业开发的大模型产品“式说3.0”日前正式发布。它不仅能够进行日常对话,还将发展成为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新型开发平台,利用大模型技术提升企业软件的体验和开发效率。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努力打造具备五大属性的好剧本
昨天下午,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评委、演员张颂文以“电影角色的诞生”为主题,给近百位电影新人上了一堂“限量版”公开课。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电商平台上的劳动者同样精彩
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正在改变中国农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乡镇和农村的社会图景。互联网与农业关系的处理,关乎“三农”的未来,关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值得深度研究和长期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选取了农业等领域的四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过他们各自不同的故事,展示出这些领域中劳动者的奋斗面貌。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一季度“两区”建设实现“开门红”
昨天,市商务局召开“两区”新闻发布会,市金融监管局、北京海关、市投促中心、市贸促会、朝阳区政府、海淀区政府等多部门集中介绍了今年以来“两区”建设相关工作进展成效。今年一季度,市金融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再创历史新高;外贸进出口近9000亿元,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最大;“两区”招商引资新增入库项目3000余个,完成进度大幅超过预期。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运维供保 见证城市出行跃迁
劳动者是串联城市运行的齿轮。劳动者的脚步是丈量城市道路的触角,劳动者的双手是维护城市秩序的围栏。劳动者甘于埋头于城市运维和民生保障,就能创造更多祥和与繁荣。北京的高质量发展答卷里,镌刻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奋斗风采。穿行于夜幕中的滴滴网约车,停放于街头巷尾的青桔单车,行走于灯红酒绿中的滴滴代驾,承载着生活物资的货车,这些平凡生活的背后,是炙热而无畏的拼劲闯劲,也是平静且珍贵的万家灯火。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新就业形态收获更多发展机遇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网约车驾驶员、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为代表的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长。从劳动关系、劳动时长到劳动强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链家两位经纪人获首都劳动奖章
4月27日,北京市总工会召开2023年“五一”新闻发布会,公布本年度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在400名奖章获得者里,北京链家两位经纪人位列其中。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三十年,再听“汪辜会谈”的和平之声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史称“汪辜会谈”。时光荏苒,三十年已过,但“汪辜会谈”留下的历史经验历久弥新,至今依然启迪着两岸关系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大戏看北京优秀剧目推荐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党建引领“心”服务 殡仪保障“暖”民怀
生命的河流中,有爱的人会融化寒冰,沿岸播种鲜花,把温暖与芬芳留给他人。在北京市东郊殡仪馆就有这样一群默默耕耘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执着工作,坚守着民政人为民服务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健康有序发展民办教育
《教育市场化的边界》 塞缪尔·E.艾布拉姆斯 著 丁瑞常 马骜 译 中国出版集团 中译出版社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400人荣获二〇二三年首都劳动奖章
昨天,市总工会召开2023年“五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3年首都劳动奖状、奖章和北京市工人先锋号评选结果,同时公布第三届“北京大工匠”选树结果。2023年,本市共评选出首都劳动奖状74个、首都劳动奖章400名、北京市工人先锋号148个。28人上榜第三届“北京大工匠”,最年轻者仅25岁。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平房院下水管道终于通畅了
昨天,张自忠路21号院的居民们为社区送来一面锦旗表达谢意。出了张自忠路21号院的院门,就是平安大街,家门口日新月异的变化居民看得心里豁亮,唯一的“心病”就是院门前的这口污水井。夏天倒灌、冬天结冰,因为污水管道堵塞的问题居民没少烦心。属地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积极响应,主动“吹哨”协调相关各方。施工难度很大,推进一波三折,方案一再修改,污水管道堵塞难题终于在本月解决了。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在探店视频中 看到人间“烟火气”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并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开年以来,消费已经有了“暖起来”的趋势,随之回归的还有城市的烟火气。“烟火气”回归的背后,是消费条件的逐步改善,是居民收入的稳中有升,是消费场景的突破创新,也是促消费举措的与时俱进。去年以来,广西、南京、天津等多地政府部门在促消费系列举措中提出,鼓励餐饮等企业通过直播带货、探店引流等方式开展促消费活动。探店作为新兴业态,为消费市场的复苏提供了强劲的助力。以此为依托,探店达人也成为走在促消费第一线的新兴劳动者。事实上,探店达人已经成为商家发展的新变量。《2022抖音生活服务探店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抖音探店视频达11亿个,获赞989亿次,有72%的抖音生活服务商家邀请过达人探店并收获订单,探店达人为商家带来了295亿元营收,同比增长超7倍。探店达人已经成为商家发展的新催化剂。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纪念汪辜会谈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办
1993年4月,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国台办4月26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朱凤莲应询表示,汪辜会谈顺应两岸关系发展历史潮流,开启了两岸高层接触对话和平等协商的先河。汪辜会谈及其后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表明,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向和良好势头的关键。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节前开展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昨天,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西苑医院、圆明园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节前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图为执法人员检查圆明园公园的观光旅游车。本报记者 王海欣摄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好电影的标准是“吸引观众”
从票房狂收45.44亿元的《满江红》谈到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狙击手》,从挑选演员的独家秘诀谈到对建设电影强国的见解,从武侠电影的复兴谈到ChatGPT对电影行业的影响……昨天下午,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张艺谋来到电影大师班现场,出席了“从《红高粱》到《满江红》:张艺谋电影世界的万物生”主题对话活动。他认为,创作者要放下“艺术家”身段,发挥创新精神,要能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影院是电影工业和电影产业的终端,电影强国首先要能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元宇宙诊室离我们不遥远
“元宇宙+”智能医院、“便携牙医”、意念脑控系统……市医管中心昨天举办以“医学科幻”为主题的第六届科技创新大赛决赛,10个参赛团队基于现有医疗科学技术,向观众描绘未来医学场景和发展样貌。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建材城变身“高精尖”
曾经建材城的老员工杜军(左一)、翔牌公司的老员工胡长春(左二)、王永宁亲历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的今夕变迁,感慨不已。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多起涉旅游违法案件被查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获悉,今年1月以来,总队会同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各区累计检查旅游团队和经营主体5000余家次,行政约谈涉旅经营企业260余家次,依法查处胁迫游客消费、未与旅游者签订合同等案件累计78起,罚没款近60万元,对涉旅各类违法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待售电动车竟摆上公交站台
“弄得到处是脏水,都没地方下脚了。”朝内小街公交站台挨着电动自行车门店,有市民反映,一些门店不仅把公交站台当成了待售车辆的车库,甚至还挨着公交站台修车洗车,影响乘车出行。
北京日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