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关于开展“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活动倡议书
梨花风起正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缅怀英烈、慎终追远、悼念先人的传统节日。为进一步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的良好社会风尚,现就开展“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活动发出如下倡议: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鼓励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
《北京市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日前发布。根据方案,到2025年,本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将达到4.5个,其中普惠托位占比不少于60%。普惠托育服务实现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街道(乡镇)全覆盖,生态涵养区街道(乡镇)覆盖率不低于85%。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两千余个垃圾桶全部换新
“这些垃圾桶都用了好多年了,太旧了,有的桶盖都丢了,什么时候能换新桶?”最近,大兴区采育镇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居民诉求,42个行政村、9个居民小区已集中更换了新桶。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京城商业综合体密集“上新”
回天地区首条商业步行街“五一”开街,与地铁生命科学园站接驳的超极合生汇年底亮相……今年,北京消费市场将陆续上新一批崭新的商业综合体,众多传统商场也在加速改造升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本市预计新开23个大型商业项目,约为近4年新开商业面积之和。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京津冀联合举办骨灰撒海活动
魂归大海,精神永存。昨天,“情融渤海,爱寄沧溟”——2023年京津冀协同骨灰撒海活动在天津渤海湾举行。当天,三地民政部门联合举办公祭仪式,向骨灰海葬逝者致以崇高敬意。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家属代表登上轮船,将亲人的骨灰撒向大海。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2023中关村论坛工作会议召开
昨天上午,2023中关村论坛工作会议召开,研究论坛筹办工作。市委书记尹力主持会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出席。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汤家班来京奏响地道江南丝竹
在国人关于“江南”的文化想象里,丝竹管弦是不可或缺的音乐底色。4月1日,上海汤家班江南丝竹乐团来到国家大剧院周末音乐会,一张长桌,数件乐器,清丽雅致的韵味扑面而来。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北京力量
部市共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现场推进会议昨日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发出了全力推动首都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动员令。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铁人”捷杰耶夫马不停蹄北京行
3月26日来到北京,3月31日启程回国,时隔三年半之久,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率先重返中国。他的到来不仅掀起了全国瞩目的交响狂潮,更是国际文化交流开启新篇章的缩影。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并相应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区域性战略,包括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这种部署着眼于以更完整的战略体系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体现了党中央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特征,把新发展理念融化在各项战略部署之中,在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认识上的重大飞跃。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城市公共座椅好看还得好用
如今,北京城随处可见城市公共座椅,即设置于街角、花园、步道旁供周边居民及过往行人休闲使用的椅凳。这些椅凳色彩不一,造型各异,材质及设置也各有特色,不仅方便了市民的休闲和生活,也成为城市景观的一种点缀,正在从“城市基础设施”向“城市家具”转变。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援疆为和田传统产业赋能
在北京援疆资金支持下,和田市墨玉县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通过北京援疆技术人员手把手“传帮带”,为当地培养出一支专业的检测队伍,有力推动墨玉县农产品质量提升。 本报记者 孙戉摄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活的中轴线博物馆”为宝书局重装亮相
昨天,经过两年时间的精心筹备和转型升级,北京发行集团旗下的新华书店·为宝书局重装亮相,它如同“活的中轴线博物馆”,刚一亮相就博得了读者的喜爱。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锚定最好干事业 致力公益惠民生 八宝山殡仪馆温情服务实招频出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八宝山殡仪馆始终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理念和“担当、实干、创新、超越”的工作情怀,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市民政局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民生关切,锚定公益惠民生总目标,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殡葬需求,不断推进殡仪馆规范建设,探索殡葬服务改革之路,做实做细便民惠民服务。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首都机场港澳台航线将大幅增长
3月26日零时起,首都机场正式执行夏航季航班计划,新航季将持续至2023年10月28日结束,共计217天。新航季港澳台地区航线将迎来大幅增长,较换季前增长超150%。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莫斯科,世界瞩目的握手时刻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10年前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的演讲引用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句名言。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百条品质公交让乘客畅享出行
今年以来,北京许多公交线路悄然升级:途经前门、王府井等景区的141路换上京味儿内饰;跑京通快速的322路打造通勤快线,高峰期开区间快车;老年乘客较多的T115路亮出“巾帼”招牌,清一色女驾驶员提供温情服务……百年“老字号”北京公交在新时代谱写新篇章,今年全面启动品牌线路建设,“十四五”期间将打造10条标杆线路、100条品质线路和N条特色线路。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本市首家“类博物馆”挂牌
昨天,本市首家“类博物馆”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挂牌。市文物局透露,近期还将推动其他具备开放条件的“类博物馆”开放。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尹力分别会见美国强生公司董事长和新加坡淡马锡首席执行官
昨天上午,市委书记尹力分别会见了美国强生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安卿和新加坡淡马锡首席执行官狄澜。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将跑上市郊铁路
氢能源铰接轻轨车,时速200公里市域动车组……昨天,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不远处,京投所属装备集团的两款新车一字排开,领衔众多轨道行业创新产品亮相。新车未来可应用于市郊铁路、地铁等多场景,并可实现不同制式轨道交通跨线运营。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东郊殡仪馆推行42项便民措施
昨天,东郊殡仪馆举行公众开放日。百余位市民、社会工作者前往东郊殡仪馆,参观全流程的殡葬服务。同时,东郊殡仪馆还发布了42项清明期间便民惠民措施,包括在清明期间免费提供单枝鲜花,将所有商品类收费标准下调10%等。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回天首条商业步行街五一亮相
昌平回天地区的居民即将迎来一个逛街娱乐的新去处。记者获悉,位于回龙观核心区的首开LONG街将于今年五一开街亮相,6月30日正式开业,这也是回天地区首条商业步行街。商街将商业建筑与原本市政道路相结合,并通过空中连廊进行串联,24小时不打烊。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朝阳小营新添一处书香“打卡地”
既是企业文化馆,又是公共图书馆,新型文化空间补足社区功能短板。昨天,位于朝阳区小营路25号的首开书院开门亮相。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本市推行养老服务合同无纸化网签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自3月10日起,本市养老机构在与老人及其代理人签署新版养老服务合同时,需采用无纸化网签的方式。此举属全国首创。
北京日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