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六大行动打造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示范区
通州区政府网站日前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建设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文创科技新高地、国际交流新窗口”。按照目标,到2025年,文旅区“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落地实施,公交中心站建设完成,通马路综合交通枢纽、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实现竣工,探索依托轨道微中心构建“站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活力空间。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通州成立推进健康校园行动专家指导组
近日,通州区成立推进健康校园行动专家指导组和业务工作组,为城市副中心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5日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京津冀“三八服务季”启动
昨天的通州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活动现场,京津冀“三八服务季”启动,并发布了“通武廊”妇女儿童服务资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京津冀数字贸易港应与海陆空港“四港联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提出《关于构建数字贸易港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提案》。他建议京津冀数字贸易港与空港群、海港群、陆港群实现“四港联动”,助力三地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漷县镇一方健康谷打造抗体创新基地
医药健康产业是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日前,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新型转化医学研究机构——中科健兰与位于漷县镇的一方健康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共建抗体创新基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通州开展科学爱耳护耳宣教活动
日前,区残联在台湖开展“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主题活动。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织密京津冀铁路网 提速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对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来自北京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六局丰桥桥梁有限公司石家庄项目部副经理王足刚提出建议,有关各方对“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宜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织密京津冀铁路网。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通州区举办企业与基金机构对接会
为精准高效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完善企业和基金机构之间的对接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日前,区发改委、区金融办、区政务服务局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举办了企业与基金机构对接会。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国博将助力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博物馆则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博将会助力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支持其他博物馆的建设,带动地区博物馆发展,与他们共同策展、开展交流合作。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努力创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高质量典范
昨天上午,通州区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23年第一次会议暨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深化基层治理年”工作部署会议召开,巩固2022年基层治理工作成果,部署2023年基层治理工作任务。区委书记、区长孟景伟讲话。区领导郑皓、赵玉影、张德启出席。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绿色建造硬核科技助超级工程“拔节生长”
在千年大运河畔的五河交汇处,崭新的城市副中心已拔地而起。面对城市副中心建设这一千年大计,全国人大代表,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总规划师吴晨建言,应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副中心开发建设运营;加速绿色建造与5G、AI等硬核科技落地,让更多超级工程建设快速“拔节生长”;谋划外围产业与景区的联动,将大运河文化带对接机制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接机制。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强化主动治理 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昨天上午,通州区召开接诉即办工作大会,总结2022年工作,全面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区委书记、区长孟景伟强调,接诉即办工作是通州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机制。要不断提升接诉即办工作水平,努力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和谐宜居之城,着力把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区领导郑皓、赵玉影、张德启出席。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大账”有力度“细账”有温度
数据增减之间,政策变动背后,反映着政府资金投向,传递着政策动向,回应着百姓期盼。今年的预算报告有哪些重点安排?其中有哪些“大账”“细账”值得关注?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委员热议扩内需促消费 为更好释放经济新活力建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潞城镇:科技育种结出创新“硕果”
眼下正值春耕春种时节,在潞城镇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的育苗试验基地,院士工作站农业专家们正在抓紧开展口感型番茄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工作。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一年仅4件工单的背后
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成绩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乡村“小院课”: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百姓家
日前,通州区“二十大和咱老百姓”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之党的二十大精神百姓宣讲团,走进乡村民宿小院,为村民带来一场沉浸式宣讲,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入脑入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推进“艺术+科技”深度融合
5G、8K、VR等新兴技术的运用,为舞台艺术呈现提供了更多可能。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建议,以政策支持带动行业发展,发挥数字化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作用,加快成果转化,推进“艺术+科技”深度融合。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非遗”运河龙灯舞进小学校园
扎龙灯、舞龙灯、了解龙灯文化……日前,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龙灯会”走进漷县镇侯黄庄小学课堂,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城管走进社区以执法推动普法
“垃圾乱丢乱放会被处罚吗?垃圾桶满了物业没人收怎么办?……”带着居民的种种疑问,日前,通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走进紫荆雅园社区,开展城管开放日活动。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通武廊糖尿病患者将享受同标准诊疗服务
近日,“通武廊”三地统一代谢性疾病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顺利通过专家验收。今后,通州区、武清区和廊坊市三地的11100名糖尿病患者的诊疗工作将实现一个中心、一个标准、一站式服务的代谢性疾病管理的跨地区统一。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区纪委监委“执纪执法大讲堂”开讲
日前,区纪委监委举行“执纪执法大讲堂”首场讲座。区纪委监委机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区委巡察机构、街道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共计150余人参加,讲座以现场和视频会议形式举行。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后冬奥时代首钢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
北京冬奥会闭幕一年来,首钢园加速转型升级交出后冬奥时代精彩答卷。记者昨天获悉,全国人大代表,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表示,服贸会与科幻大会落户园区,吸引256家企业入驻,注册资本总额近400亿元;“飞天奖”“星光奖”等40余项大型活动在此举办,超百万人次参观首钢滑雪大跳台,春节总入园人流量达20.6万人次。双奥、工业迪士尼、元宇宙、裸眼3D、微度假等热点概念纷呈,后冬奥时代的首钢园洋溢着生机、自信和激情。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