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一路幸福》 唤醒对北京公交的情感记忆
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与北京巴士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一路幸福》于5月29日在全国上映。从1921年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至今,北京公交已走过了百年历史。《一路幸福》便是以北京公交百年来的发展壮大为主线,讲述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公交人不懈奋斗、为民服务,以及一代代北京人与公交难以割舍的深厚情缘。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京冀一家亲
初夏时节,在占地2343亩的京冀协作扶贫项目河北阜平硒鸽实业有限公司内,又一群小硒鸽诞生了。可别小看这些小硒鸽,它们早已名声在外,直供北京各大餐馆,还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超20家医院开设戒烟门诊 多个小程序助力
“戒过好几次,用过很多办法都不管用,朋友建议我来戒烟门诊试试。”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到来前夕,新京报记者在北京朝阳医院(国内首家戒烟门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市唯一一家以中医手段戒烟的门诊)戒烟门诊探访时了解到,这里的患者有的正在备孕,有的身患基础疾病。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乘北京公交“水上巴士”游览白洋淀
5月底的白洋淀水清淀蓝,一艘艘载着游客的铝合金画舫船游弋其间。这些船就是由北京公交集团独家运营的白洋淀“水上巴士”,串联起白洋淀的多个景区。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船舶,“水上巴士”采用清洁能源更加绿色环保,能有效减排温室气体50%以上,有害颗粒物排放降低95%以上。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自2019年开展油船清洁化升级改造项目以来,乘坐更清洁的“水上巴士”畅游白洋淀成为全新旅游方式。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设立
5月30日,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举行,发布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20项重大科技成果。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云上科博”400余家企业展出千项展品
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5月30日下午落幕。记者从北京市贸促会了解到,科博会5天展期,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现场接待观众7.7万余人次,接待专业观众团组40余批次,“云上科博”400余家企业展出千余项展品。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智慧医疗独角兽成长记
欧洲东部国家摩尔多瓦,一批AI(人工智能)诊疗设备和软件几个月前抵达,正通过精准筛查为当地居民降低肺结核传染率和死亡率。这些设备和软件,来自一家北京独角兽企业——推想医疗。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门头沟颁布全市首个算法人才政策
走在社会进步的快车道上,一波波数字革新浪潮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已成为数字时代下寻发展的热频词。春夏交替间,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正在不断吸纳人才,这是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工程,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助力。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中关村新事
自京向东不足百公里的天津宝坻,6年间崛起一座新“村”,正不断吸引着来自北京的创新种子向东而行。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现存博物馆超200家
5月18日,“5·18国际博物馆日”北京主会场活动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举行,《博物馆蓝皮书:北京地区博物馆发展报告(2021~2022)》同步发布。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出完任务后的自豪感让我‘上瘾’”
王杰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上摸着,探照灯将他的身影映在雪里。怀柔的野山陡到只能手脚并用攀爬。岩石和灌木夹杂穿插,脚一滑就会跌落。王杰几次手抓树枝,从悬崖边上爬起。尽管气温低于冰点,王杰依然能感觉汗湿透了救援服。经过18个小时的寻找,他和向导终于找到了被困在烽火台的3人。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中关村大街重生
高低错落的玻璃幕墙,阳光透过中庭的玻璃屋顶洒落,人工智能科研人员穿梭其间——走进未来科技大厦,很难让人将这里与昔日人声鼎沸、推车满场跑的电子大卖场联系起来。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新国展二期6月下旬钢结构全面封顶
5月16日,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及智慧管理标杆工地观摩学习活动在中建二局新国展二期项目举办。该项目预计于今年6月下旬实现钢结构全面封顶,年内完成主体结构施工,2024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中轴线”建筑群老照片亮相中山公园
“中轴丽影——北京中轴线历史影像原作展”5月16日在中山公园内南七间房展厅开幕。该展览是国内外首次采用珍贵的摄影原件展示“北京中轴线”的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了自1860年代至1940年代前后由不同摄影师及机构拍摄的50多幅代表作品。此次展览免费向游客开放,计划展出至8月底。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跃升全球科创关键枢纽
科研产出连续6年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102家独角兽企业聚集,数量仅次于美国旧金山;“天机芯”、量子直接通信样机等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加速涌现……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创新“候鸟”燕郊筑巢
一大早,任睿杰驾车从京通快速路拐入通燕高速,一路向东跨过潮白河,只用40分钟就抵达燕郊。相反方向的路上车流如织,大批住在燕郊的上班族正奔向北京。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标准体系
2023中关村论坛5月25日至30日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以 “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为年度主题,共计举办55场平行论坛,探讨前沿话题、聚焦科技热点、推动共治共享。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80余展项亮相科幻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展
2023中国科幻大会5月29日至6月4日在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5月28日,2023中国科幻大会新闻发布会举办,记者获悉,科幻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展览同期在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一层展厅展出,80余项展项将与观众见面。今年是石景山区连续第三次举办中国科幻大会,是中国科幻大会首次纳入中关村论坛,成为国家级科技论坛平行论坛。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运河新传奇
如果从高空俯瞰,你会发现,在京津冀三地之间,有一条蓝绿色的绸带,诗意蜿蜒。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消费季夜京城启动开展百余项促消费活动
5月10日,2023北京消费季夜京城在SOLANA蓝色港湾启动。当晚,北京市商务局重磅推介了新一批“夜京城”特色消费地标、融合消费打卡地和品质消费生活圈。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清河交通枢纽全面启用 接入6条公交
从5月10日开始,320路、623路等6条公交线路正式接入清河交通枢纽,这也意味着该枢纽全面启用。记者从首发集团公联公司了解到,清河交通枢纽启用后,将更加便利周边居民和上班族的出行,可实现高铁、公交、出租、地铁的便捷换乘。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科技馆新展厅亮相
5月17日,中国科技馆“共话健康真意”展厅,知名眼科专家就“珍爱视力”话题和学生们互动。中国科技馆历时3年自主设计、精心打造的“共话健康真意”常设展厅近日全新亮相。展览以“越健康·悦生活”为主题,共设置8个话题、43件互动体验展品。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影报道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南三环至石榴庄将实现游船通航
记者5月17日从丰台区了解到,“点靓凉水河”行动规划设计方案初稿近日出炉,凉水河丰台区域内11公里河段两岸将打造自行车道、滨水步道等,此外,游船、桨板、皮划艇等水上项目也将与市民见面。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博物馆集群
近段时间,北京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都在积极筹备一场“盛会”,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员张蒙蒙也为此忙碌着。“国际博物馆日,我们策划了四场特色主题活动,还会邀请学生走进恭王府,开展主题课程。”
新京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