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环路月季今年上新
5月11日至5月13日,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园科院)举办首届月季科技节,10个月季自育新品种首次亮相,并将公开拍卖冠名权、品种权。在市花月季的研究上,市园科院积累了三十多年的经验和成果,目前在北京随处可见的月季大道、花墙、花园,凝聚着市园科院科技人员的心血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野生鸟类栖息公园后,该如何保护?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圆明园迎来了开园以来的首次门票售罄。这座百年园林游客熙攘,但很多人都没注意到,蘋香榭的铁桥下,一只黑天鹅正僵硬地浮在水面上,修长的脖子耷拉在身体一侧,失去了原本优雅的弧度。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十五年 看见重生的力量
当震后的城市高楼林立,当55岁的再孕母亲刘莉听着上中学的小女儿唱起《烛光里的妈妈》,当日常生活已回归车水马龙,这份市井生活的安详与繁华,熨帖人心,向我们展示了灾后重建的模样。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用15年“抹平”遗憾
从土耳其的阿达纳机场到哈塔伊省的路上,建筑物从稍有裂痕过渡到“层叠式”垮塌,响着警笛的救护车不断从身边驶过……这一切都让王墨感觉回到了十五年前的北川。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科研成果飞出象牙塔
几年前,北京理工大学校园里,学生们经常看到一位老人骑着二八自行车穿梭于校园,春夏秋冬从不间断。骑车的白发老人,是新中国雷达研究领域的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在册护士总数达14.3万人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改善护理服务”。5月11日,北京市卫健委召开发布会,通报了近年来首都护理工作取得的进展。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册护士总数14.3万人。结合专科优势,不少医院开设了特色护理门诊;此外,结合互联网技术,将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家中。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码农”的14秒飞跃
1秒,2秒,3秒……几家北京信创企业的“码农”围坐在一台笔记本电脑前,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心脏仿佛都随秒针同频跳动。到了第14秒,电脑桌面顺利“点亮”,实验室里顿时一片欢腾。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启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
北京连续21年保持“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下一步水务部门将加大再生水和海绵城市建设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外贸下半年将加快“走出去”
今年北京首个赴境外经贸参展团在3月份去了比利时和阿联酋,接下来,北京市贸促会将陆续组团前往拉美、东盟、日韩等地区。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玉渊潭公园樱珞花谷变身“奇光”星球
入夜后,灵动神秘的“光之精灵”突现玉渊潭公园,5月15日,这样的场景将在夜间的城市公园中上演。2023北京国际光影艺术季(玉渊潭站)将于5月15日在玉渊潭公园樱珞花谷区域重装开幕,在170天的时间里点亮海淀夜空,活动将持续至10月31日。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温榆河畔900人开跑
新京报讯(记者 耿子叶)5月14日,2023后沙峪国际人才社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顺义区温榆河畔举行,约900名运动员参赛。这是后沙峪镇首次举行马拉松赛事,报名阶段仅10分钟名额就被抢订一空。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近三年已累计记录物种6408种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园林绿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和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生物多样性建设情况。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塔影认新城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有一处全市知名的胜景:五河交汇。北运河与通惠河、温榆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在这里汇聚,见证千年漕运兴衰的燃灯塔也坐落在此。“一枝塔影认通州”的古诗句流传至今。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近500种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等级下降
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当天,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宣传活动在云南昆明举办。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近千套学生设计服装作品集中展示
5月21日,北京服装学院时装周暨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2023届毕业设计作品展演开幕。时装周期间,北服共举办9场动态走秀,240余名学生的近千套服装设计作品参加展演,涵盖女装、男装、针织、运动、传承、影视等6个专业方向及数字服装实验班。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公交专用道标志更换
5月22日晚,北三环联想桥,施工人员对公交专用道标志进行加装更换,在原先印有公交专用道启用时间的标志牌下方,加装“工作日”辅助标志牌,表明这条专用道仅在工作日时段启用。自6月1日起,北京市对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措施进行优化调整,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放开部分道路公交专用车道。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裴剑飞 摄影报道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启动“‘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
5月23日下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主办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签约暨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游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出席并致辞,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和16所在京高校师生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了仪式。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新翼展雄姿
“雄安现在怎么样?一组卫星图告诉你……”近日,“卫星图上看雄安”活动引起社会关注,当镜头升高,再升高,卫星捕捉的画面令人震撼——6年前还是典型传统村落模样的容东片区,如今栋栋楼宇拔地而起,条条街巷平坦宽阔;那曾经水质恶化、水面萎缩的白洋淀,如今水面宽阔广袤,淀泊明眸善睐。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近600件精品集中亮相
新京报讯 5月23日上午,中国美术馆“美在新时代——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开幕,通过近600件作品阐释“致敬经典”“墨韵文脉”“塔高水长”“美美与共”等主题,集中展现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经典美术作品。该系列展览今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将展至7月2日,其中“墨韵文脉”主题展览展至8月6日。据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这四个展览有历代典藏经典、有历史文脉传承、有红色文脉赓续,也有国际文化交流。同时推出大型专题片《美的殿堂》,对中国美术馆60年的发展进行全面的介绍。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跨区小升初今起开始办理
根据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时间安排表,5月8日至14日,北京市各区教委将办理回户籍或家庭实际居住地所在区初中入学申请、审核、登记。北京市教委表示,回户籍所在地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入学的学生需向毕业学校提出申请,签字确认后通过平台审核。转出区审核后,转入区再审核,通过后将信息自动推送到转入区。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密云水库移民村八千余人将住上新楼
5月5日上午,北京市密云区穆家峪镇新农村刘林池棚户区改造项目回迁安置房交付活动举行,数百村民在棚改服务大厅前的空地上排队等待办理回迁入住手续。走出大厅的人,在一众围观乡亲的祝福中领到新房钥匙。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高压线上的“手术师”
他们是配网带电作业人员,被称为高压线上的“手术师”,在10多米高空为不断电万伏配电网“医治”或“体检”。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把新品种和现代化种植理念引进乡村
北京密云东邵渠镇西邵渠村里有座挂着“统农001号”牌子的小院,它紧挨着村里的健身广场。不过眼下春耕时节,很少有村民去玩健身器材。在广场附近一片平坦开阔的耕地上,48岁的农机手刘海利,操作机械整地、覆膜、播种。扎着头巾的大姐,用铁锹辅助机械培土、起垄。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两区”建设为京港合作创造辽阔空间
5月29日,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共同主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京港科技国际创新论坛举办。记者了解到,这也是香港主题首次在中关村论坛上亮相。
新京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