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始终保持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的好势头
连日来,城市副中心各企业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始终保持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的好势头。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城市副中心将再添3.2公里“亲水绿廊”
在通州文化旅游区,驱车从台湖镇九德路向南行驶,能看见一条东西走向的新河道。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遍布植被,自行车道、滨水步道、绿化乔木等景观效果进一步显现。区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说,该河道为萧太后河通州段景观提升及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全长3.2公里。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责任双师”打通规划落地最后一公里
北京城市副中心自去年8月启动“责任双师”制度以来,优中选优的21支“责任双师”团队深入各街道了解民情民意,发挥专业特长助力城市副中心控规精准落地。近一年来,一个个巧构思、接地气、国际范儿的社区更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副中心规划落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小村庄三万平方米违建变“花海”“菜园”
垃圾坑变身村内“小菜园”、私搭乱建变身排列整齐的民房、坑洼的路面变身宽敞干净的街道……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王宝长脸上难掩笑意:“出来进去都是满眼的绿树红花,别提多美了。”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中心主体完工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中心项目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坐落于京雄高速和津雄高速交会处的起步区北部林带内,建筑风貌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整体采用富有汉唐建筑特色的新中式风格,既有古典神韵又具有现代气息。总建筑面积约3300平方米,设有展示区、洽谈区、项目服务中心、承接疏解服务大厅、多功能厅等五大功能空间。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通州多管齐下提升人力社保工作质量
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档提速,通州区人力社保局全方位、多举措针对辖区重点企业,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通过政策引领促进就业;针对技能人才培养,搭建交流平台,以赛促训稳定和扩大就业;针对各类培训机构,加强监管执法力度,以政策公平托起更高质量就业……通州区人力社保局推出系列“稳就业促就业”的人性化举措,同时创新、优化服务,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作用,成功举办首场2021年全市“人才服务公益行”活动。深化构建辖区递进式劳动纠纷化解机制,近期新增一家企业类型的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通州源创”打造高水平“双创”平台
“通州源创”是通州区人力社保局重点打造的创业创新服务品牌,旨在为通州区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搭建创业前、中、后一条龙服务平台。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张家湾镇打造“非遗工匠文化产业园”
东方艺珍(北京)设计园坐落于张家湾文化艺术博览苑内,是张家湾镇为响应国家对保护非遗文化及振兴传统工艺的号召,邀请北京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打造的一个产业聚合型非遗工匠文化产业园,园区聚集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大国工匠百余位。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城市副中心开启纠纷化解“高速通道”
2021年3月,北京市社会组织法律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正式入驻通州法院。现有驻院调解员7名和辅助人员14名,虽然只入驻了4个月,但调解工作成果显著,截至6月底,共调处商事案件846件,调解率达34.1%,月最高调解率达到48.7%。调解中心内数面锦旗不仅是对调解员工作的肯定,更是“案结事了人和”的有力证明,一面面锦旗的背后还有调解的温情与力量。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通州多措并举严控臭氧污染
记者从通州区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好天气”的高透明度空气,会使紫外线照射加强,在光化学反应下,其他污染物发生变化,形成了与人们距离拉近的“在地”臭氧。臭氧“在天是佛,在地是魔”。保护地球的臭氧层是“在天”臭氧,可以吸收掉太阳放射出的大量对人类、动物及植物有害的紫外线辐射,成为地球的重要屏障。“在地”臭氧一部分来自高空臭氧层的流入,另一部分来自土壤、闪电、生物排放等,而更大一部分则与燃煤、机动车尾气、石油化工等排放污染物有关,浓度过高会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环球影城“五横五纵”路网成型
33条市政道路全长共40.4公里,包括9条主干路、10条次干路、14条支路和22座桥梁。其中,主干路万盛南街、九棵树中路、后场西路、颐瑞东路、曹园南大街、云瑞南街东段、云瑞南街西段,次干路铺头东路、日新路、萧太后河南街及支路京哈高速北侧路等11条市政道路,共同构成了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和北京环球主题公园“五横五纵”路网。剩余22条市政道路则是“五横五纵”路网的连接道路,不仅改善了文化旅游区内及周边的综合交通环境,为市民通行提供便利,而且将为主题公园开园后的有序运行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城市副中心首次施划车道“视觉减速线”
驾车行驶在东六环西侧路的一处急转弯路段,聂先生惊奇地发现,机动车道的车道线两侧,前几天竟多画出了两排平行四边形的虚线块。沿着这段足有200多米长的急转弯路段开了没几秒钟,聂先生就下意识地踩下刹车,开始减速。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国家网安园(通州园)首个重大项目落地
西北工业大学作为工信部直属高校,自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2019年1月正式揭牌以来,积极参与通州园建设发展工作,并于同年2月成立北京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研究院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30亩,建筑规模2.44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平台、高端人才工作站、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训基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未来将开展先进科技创新、高端人才引进、国际交流合作、成果转移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等工作,着力打造汇聚新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引育和特色产业孵化“三位一体”的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和示范基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主体结构全面完成
“三大建筑”项目位于城市绿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闲组团,与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也是拉开城市副中心城市建设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标志。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城市副中心启动“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建设
据了解,在人民银行和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大力支持下,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有银行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积极开展“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试点应用及建设推广工作,已在北京环球度假区、运河商务区、万达广场、东朗文创园等重点区域打造购物消费、休闲娱乐、旅游观光、餐饮住宿、商务服务等多维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同时创新数字人民币支付、兑换方式,推广智能穿戴支付设备,加快布设数字人民币兑换机,实现本外币与数字人民币兑换便捷性。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老旧小区有了智能电动车充电柜
拥有智能管理系统,防爆柜体内配有干粉灭火球,24小时智能消防安全管理平台实时监测柜体充电数据。近日,北苑街道后南仓小区的居民们喜上眉梢,社区居委会旁边新安装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充电柜,真正帮他们解决了电动车的充电难题,这也是北苑街道安装的首台智能充电柜。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每年减碳超万吨
以城市绿心为例,除了树木固碳释氧外,城市绿心所有的建筑都采用地源热泵、光伏发电,区域内可再生能源也超过40%。大尺度城市绿地公园的建设规划、绿色能源和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绿心为碳盈余状态。“经权威认证机构测算,城市绿心的年固碳量约5000余吨,年总碳排放约3100余吨,年净固碳量约1800余吨。可以说,城市绿心是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度实践。”李长利说。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通州将建立三级林长责任制体系
据了解,在全市林长制管理体系下,通州区将全面建立适合城市副中心工作实际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责任制体系,林长负责对管护区域的森林、林地开展巡护,配合专业人员做好森林防火与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防治工作。为接受社会监督,将在三、四级规划林地、城市公园、绿地、湿地、重点绿化工程造林地、主要河流水域周边的醒目地点,设立林长制公示牌,引导市民主动监督。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30余项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
三河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冯乐乐介绍,经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管理局多次沟通对接,北京市政务服务便民自助终端于4月8日部署在三河市政务服务大厅和燕郊政务服务中心。该终端能够提供北京市的公积金、社保、教育、市场监管等23类179项便民查询、打印等服务。截至10月8日,企业群众已通过自助终端累计办理北京市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查询”“个人对账单信息查询”“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开具异地缴存证明”等各类业务3547次。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600余处破损路面“整容”
日前,在东关大桥自东向西方向的公交车道上,记者看到,两台挖掘机正在用破碎锤敲击破损路面,工人们在及时清理碎屑。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条路经过的公交车辆多,遇红绿灯需刹车,导致路面出现多处破损和拥包。发现问题后,市政道路管护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紧急抢修,对破损路面进行铣刨、混凝土破碎、清扫碎屑,并铺设新混凝土和沥青。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一个楼门一处“共享菜园”
“私家花园”摇身一变成了“共享菜园”,每个楼门单元都能分到一定面积。居民们自耕自种,收获的新鲜蔬果除了自家享用,还会不定期送往社区困难群众和空巢老人家中。这是发生在通州区玉桥南里社区北区的新鲜事儿。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12345企业热线两年受理来电超13万件
昨天,12345企业热线专席开通满两年。两年间,4万多家企业拨打这条热线反映了134892件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与政府服务、政策制定和执行等有关的诉求和问题。其中,企业专席直接答复66952件,派单67940件。针对疑难诉求,热线“六步走”提供专业支撑和服务兜底,确保企业来电事事有响应,件件有反馈。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本市将重点发展9大绿色创新技术
风电、氢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成为北京重点发展的绿色技术。昨天,市发改委对外介绍,根据最新发布的绿色技术创新支持政策2.0版,本市明确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中的风电、氢能、新能源汽车、低功耗半导体和通信、光伏、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近零能耗建筑、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家居等9个重点发展的绿色技术创新方向。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城市副中心小巷整治中补民生短板
建公园,不再是简单种树、铺草,而是沙坑、篮球场、林荫塑胶跑道一应俱全的“全龄化体育休闲公园”,一揽子满足遛弯、“遛娃”和运动等全龄段不同人群的需求。在背街小巷整治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因地制宜,结合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将城市织补与生态修复同时进行。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