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丰台发布招商目录促产业转型
“2016驻京中外知名企业丰台行”活动日前在北京石榴中心举行。在活动中,丰台区投促局发布并解读了《丰台区促进产业招商指导目录(2016年版)》(以下简称《招商目录》)。在这份《招商目录》中,将丰台的三大主导产业、三大特色产业细分为15大类、254小类,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东城探索激活老街区更新
北京青龙胡同“诗意青龙”项目日前启动,这也是北京国际设计周东城分会场之创意点亮北京活动7月板块的正式亮相。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通州万花园推家庭园艺引游客
日前,2016花仙子万花园游乐汇在通州区于家务花仙子万花园启幕,游客不仅能在花海中享受百余种花卉的美丽,同时还可以参加家庭园艺课程。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16个省级城市已下调养老保险
近期,有分析报告公布统计数据显示,自国务院提出各地要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以来,截至目前,我国至少已经有包括北京、上海等在内的16个省级城市宣布下调了企业养老保险费率,其中,上海由21%降到20%,其余省份均由20%降低到19%。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昌平建双创社区欲唤醒“睡城”
本月中下旬,回龙观双创社区的“腾讯众创空间”二期将正式开放,能够满足5000人的创新创业需求。至此,回龙观双创社区的标志性项目全部开放,成为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众创空间。昌平的回龙观、天通苑是亚洲最大的居住社区。因为大部分居民并不在这里工作,只是晚上睡觉的场所,所以一直被戏称为“睡城”。由此带来的职住不平衡、潮夕式交通等大城市病一直是难题。如何破解?昌平正在探索依托“回+”双创社区唤醒这座“睡城”。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九大生物医药创新成果集体秀肌肉
国产脑起搏器打破美国产品垄断,上市三年,在国内植入量占比已超过50%;我国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手术准确率达93%;国产可折叠人工晶体实现进口替代,价格要便宜30%以上……7月8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科委联合举办的《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之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专项系列成果发布会上,九大生物医药创新成果集体亮相,展示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实力。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投资黄金的误区
随着英国脱欧成为现实,黄金价格出现大幅走高,“中国大妈”们又蠢蠢欲动起来,但是在投资黄金的细节上,“中国大妈”们还有很多误区,笔者挑几点聊聊这事。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2020年北京80岁及以上老人增至60万
日前,北京市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5-2016)》(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按照此前北京老年人口增速推选,到2020年,北京市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将增至约60万人。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通州2776家企业年内调整退出
北京商报讯日前,通州区经济信息化委制定发布了《通州区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指导目录》,明确指出,2016年年底前,通州区计划调整退出企业2776家,其中整体退出2636家,环节退出140家。同时,目录还明确了区内12个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调整退出企业的具体任务目标。通州区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官宏说,此次发布的“指导目录”是想让企业了解政府的想法,提前做好发展的规划,更好地适应城市副中心的发展。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将强化医疗供给侧改革
据新华社电在昨日于北京召开的供给侧改革与医疗事业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医管局局长于鲁明表示,北京将通过“加减乘除”法科学规划医疗供给方,调整医疗资源结构。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从硬件到服务的北京天语探寻
2001年,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在通州台湖呱呱坠地;五年后,它被正式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眼下,“十三五”已经开局,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站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又一个十字路口,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正以“双创”为引擎,疾驰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高速路上。本报从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474家企业中遴选出颇具代表性的12家企业逐一走访,希望通过讲述它们的故事,勾勒出一个厚积薄发的产业园区轮廓。而这也正是北京转身的鲜活写照。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亦庄发力由“制造”转向“创造”
“华夏银行杯”首届北京市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亦庄分赛区日前开赛。将围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亦庄”)打造首都科技创新中心与“文化智谷”的总目标,通过大赛匹配产业高端人才,调动市场优势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内蒙古冲刺京津冀经济圈
随着最后一个控制节点甲坝子隧道的顺利贯通,内蒙古首条高铁——新建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客运专线30座隧道全部按期安全贯通。内蒙古正用自己的速度打入这个眼下风生水起的京津冀经济圈。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海淀通史展彰显“山水海淀创新之城”
7月10日,主题为“山水海淀创新之城”的海淀通史展与公众见面,作为首个梳理海淀发展历史脉络的展览,不但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海淀人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展览还融入了众多高新技术,使展览更具科技范儿。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中行北京针织路支行打造营销特色网点
专业的团队、精准的营销、优质的服务使中国银行北京针织路支行在2015年北京市银行业协会特色示范网点的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了北京市银行业特色服务示范单位称号。这份荣誉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顶新餐饮的一线城市谋局
上周,顶新集团旗下首家“那不乐思”比萨店在上海开业,它也成为继大排饭之后,顶新集团又一个直接落户一线城市的新品牌。再加上以“铁、公、机”为突破口重返一线城市的德克士,顶新集团发力一线城市的图谋昭然若揭。有分析指出,近年来,随着麦、肯等洋快餐衰落,一线城市餐饮市场从巨头垄断过渡到群雄争霸,这也让“千年老三”顶新集团看到了契机。不过,顶新集团以品类覆盖而非序列覆盖的市场策略,也对企业运营提出了更大挑战,新品牌能否站稳脚跟还是个未知数。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教育社区化政策红利仍待细则落地
7月25日,教育部联合九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社区教育,同时还将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业内认为,教育社区化面临很多现实难题,仍需更多细则出台。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高端普洱茶“陈升福元昌”进京
虽然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疲态尽显,但国内茶叶市场的消费依然旺盛。来自西双版纳易武老街的普洱茶传奇老字号福元昌在销声匿迹多年后被成功复制,其在北京的第一家直营旗舰店日前在南锣鼓巷开业。陈升福元昌是普洱茶知名品牌陈升号联合百年老号福元昌成立的高端普洱茶品牌。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通州138个村今年底实现住户“煤改电”
通州区供电公司工人日前在西集镇黄东仪村架设安装低压线路,为该村“煤改电”做准备。按照计划,今年9月底之前,通州138个村将完成低压线路改造,确保各村住户年内全部“煤改电”。2017年底之前,通州区将实现“无煤化”。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650名市民亲历海淀科教旅游
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的650名普通百姓日前走进中关村,免费体验7条科教惠民游路线,在探秘科技企业、参与产品体验互动、亲自DIY手工模型制作的同时,深入感受到了中关村科教旅游的魅力。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市场消费总额超8994亿
网上零售和服务性消费持续成为北京市场消费总额增长的新增长点。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显示,全市实现市场消费总额8994.6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976.3亿元,增长3.8%;实现服务性消费4018.3亿元,增长11.8%。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服务业“出海”的科技路径
在日前由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北京市科委联合举办的《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之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专项系列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近年来北京现代服务业获得了关键性的突破,为北京经济培育了新的增长点、为全国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目前,北京技术已流向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比29.4%,北京服务业正在努力开拓并进入全球市场,海洋工程、高铁、核电、通信等技术成为中国走向世界市场的重要名片。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京津冀公共交通明年实现一卡通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先锋,交通正全面推进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其中一卡通使用不断扩围就是重要的一步。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京津冀亲子年票覆盖120个场馆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推出的《北京亲子年票京津冀跨年增强版》日前正式发布,电子票和实体票实现了同步发行。据介绍,《北京亲子年票京津冀跨年增强版》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新选90个亲子场馆,加上现有30个场馆,让家长和孩子在互动游玩学习中培育家庭亲子关系。
北京商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