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万物云上市后首发年报营收超300亿
3月28日,万物云召开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据悉,去年9月上市的万物云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01.06亿元,同比增长27.0%,毛利为42.31亿元,同比增长5.2%,毛利率为14.1%。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同城货运市场进入资本竞争时代
打开手机软件,在线输入自己的运货需求,随后便会有司机接单——这样的新模式重塑着传统物流行业,也将一众货运平台推向了资本市场。继满帮、快狗打车等平台成功上市后,3月28日晚,据港交所披露,同城货运平台货拉拉已递交港股上市申请。随着头部货运平台集体登陆资本市场,行业也亟待告别价格战和粗放式发展,高品质、标准化、个性化的服务是下一阶段的竞争焦点。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丰台花海国潮邀市民“微度假”
永定河畔的紫谷伊甸园里,百亩花海随风起浪,冰岛虞美人、油菜花等绚烂绽放。本报记者 刘平摄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擦亮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底色”
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2023年第一季度,筹备了一年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北京市系列实践研究基地陆续成立,北京市法学会推动法治力量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大蓝图又实现了一个“小目标”。正是这样铿锵有力的每一小步,跬步至千里,踏出了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底色”。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领先
北京迎来“三升”——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领先且持续增长,在我国21个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中排名第一;北京贸易高质量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指数持续提升。昨天,在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第四届首都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北京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北京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和《北京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发布。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丰台18项措施助力智能制造产业
昨天,《丰台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丰台区将实施18项措施,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和都市型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高技术制造业产值翻一番。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民航全面复苏按下“加速键”
3月26日,民航正式开启夏秋航季。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新航季,民航市场热闹非凡:曾风靡一时的“随心飞”返场开售,南航产品兑换遭遇系统崩溃事件一度登上热搜;各旅行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多座国内城市机票预订量已超过疫情前,随着国际航班运力恢复,国际航班机票价格呈明显下降趋势。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老旧小区的消防通道让出来了
根据12345市民热线来电反映,2月22日,本报集中关注春季消防安全问题。记者走访发现,老旧小区停车难引发的消防通道被占用现象是当前的痛点之一。西城区新安中里及周边小区相关问题报道后,得到了属地白纸坊街道和各小区物业的重视。回访中记者发现,各小区停放的私家车已经把楼院内的消防通道让了出来,且相关各方也在积极思考各小区平衡停车与消防安全问题的切实办法。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三城同筑 智慧赋能新生活
在雄安新区的规划设计中有“三座城”,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数字生活便利只是“云上雄安”建设取得的一项成就。6年来,雄安新区马不停蹄加速建设,“三座城”同步推进,街头不见井盖、抬头没有电线,从城市治理到生态监测,从社区生活到交通出行,未来之城处处彰显科技范儿。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民营航天企业创国际首次
3月30日18时5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宏图一号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这标志着北京民营航天企业创造了世界纪录——该组卫星组成了国际首个车轮式卫星编队,将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数据服务。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协同融合 高质量发展提速
春分过后,雄安新区容城县平王乡郭村的农田已经泛绿。就在不远处,雄安新区R1线一标段四分部项目现场正加紧施工。未来,这里将形成一条最高时速200公里、24小时全天候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联通雄安新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环京蔬菜生产基地将再添51家
记者日前从环京蔬菜共建基地启动仪式上获悉,去年京冀已合作共建63家环京蔬菜生产基地,今年将再添51家,更好地保障北京市场供应。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7个基础设施REITs项目上市
近日,我国首批新能源REITs迎来上市首秀。其中,中航京能光伏REIT是市场迎来的第七只“京籍”基础设施REITs,也是北京首只新能源REITs产品,共募集资金29.35亿元。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三街镇合作帮失能老人领补贴
近日,海淀区曙光街道接到一件12345派单:74岁的孙先生打电话反映,爱人生活不能自理了,无法下床去医院做鉴定,想咨询是否可以领取失能补贴。工作人员立刻给老人回电详细了解情况,可电话拨过去,却始终无人接听。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今年拟供应租赁住房用地93项
昨天,市规自委公布2023年度拟供应租赁住房用地项目信息,共计93个项目,均已实现落图、落位,土地面积约273公顷。其中,海淀区大钟寺、西北旺,朝阳区望京北,丰台区丽泽、马家堡等热门地段都将建设租赁住房。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3000多株海棠陶然亭盛放
随着气温明显回升,陶然亭公园内的海棠已陆续绽放,浅粉淡白的花瓣点缀出春的灿烂。昨天,以“陶然芳菲 万棠盛景”为主题的陶然亭公园第八届海棠春花文化节拉开大幕,今年公园栽植的传统海棠及现代海棠种类多达30余种,数量达3000余株,海棠盆栽展出数量也是历年之最,达到500余盆。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生态宜居 水城共融靓底色
近日,雄安新区喜讯不断,白洋淀Ⅲ类水持续巩固,“千年秀林”达到47万亩,白洋淀芦苇等降碳产品开发提上日程……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2500名毕业生应聘2200个岗位
昨天,北京基础教育系统教师人才专场双选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160余家中小学、幼儿园提供了2200余个就业岗位。这是该校近3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教育人才供需洽谈会,吸引了2500余名毕业生投简历。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国际形象建构”学术论坛举办
昨天,“北京国际形象建构”学术论坛举办,30余位国际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围绕“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主题短视频大赛的获奖作品等优秀国际传播内容展开学术探讨,探寻城市形象国际传播之道,推动在新媒体时代对外讲好新时代首都发展故事。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八宝山设11座免费鲜花祭台
昨天,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三届公众开放日举行,展示了水溶祭祀、代祭扫等绿色祭扫和特色服务。 本报记者 安旭东摄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这个转角成了热门商圈
从曾经的通县,到现在的城市副中心,在不少老通州人眼里,这些年家门口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镜头下的同一个地方,在光阴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图景。而那画面背后壮阔的岁月变迁、时代发展,更是让人回味悠长。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优化营商环境也包括优化企业舆论环境
舆论环境也是营商环境,且是十分重要的“软环境”。拿出智慧、胆识、魄力,保护好各类经营主体的权益与声誉,该揭露的揭露、该处理的处理、该辟谣的辟谣、该力挺的力挺。这不是为某个企业、某个行业“站台”,而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加稳定包容的舆论环境,帮助各类经营主体加速释放动力和活力。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京雄合作 都市圈建设发力
2023年2月14日凌晨3时,随着500吨汽车吊将钢混叠合梁节段精准落位,京雄高速上跨五环主线桥首片钢梁架设成功。自2022年12月31日京雄高速(北京段)六环至市界段通车后,这条高速继续向北延伸拓展。从空中俯瞰,南北走向的京雄高速宛如一条飘带,连接着北京与雄安新区。这条快速通道背后,更便捷的人员往来、更顺畅的要素流动、更密切的合作对接正在逐步展开。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密云水库下游将增36公里有水河段
昨天,市水务局联合调度潮白河流域内的密云水库、白河堡水库、遥桥峪水库、北台上水库等地表水源,启动干支流相结合的多路径生态补水。其中,密云水库总补水量约4000万立方米。
北京日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