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百年海派弄堂泰安里正式对外开放
在遍地胡同的北京市西城区,有一条海派弄堂——泰安里,如今修缮一新,以全新风貌呈现在公众面前。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多元话题带来思考碰撞
北京图书市集开办多场文化沙龙活动及9大特色活动,部分图书作者以及相关话题的学者出现在现场,近距离与读者接触,讲述不同的思想话题。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大戏看北京 相约人间四月天
芳菲四月,京城大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里“繁花似锦”,476台剧目2110场演出生动演绎“大戏看北京”。音乐剧《觉醒年代》、歌剧《青春之歌》、舞剧《杨家岭的春天》等红色题材剧目备受瞩目,话剧《大宅门》《钟鼓楼》、北京曲剧《四世同堂》等大戏凸显京味儿文化魅力,孟京辉新作《浮士德》、多媒体互动亲子剧《拖拖DRAG-E》等创新戏剧展现多元化舞台艺术生态。此外,多个重磅活动陆续登场,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4月上演23部,包括多部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的优秀作品;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华丽绽放,15位指挥家、16支交响劲旅集结国家大剧院奏响中国交响新声;首届斯芬克斯元宇宙戏剧节在京开幕,65部元宇宙戏剧作品将在未来一个多月中用戏剧性、想象力和情感链接现实与虚拟世界,带来打破疆域界限、时间限制,线上线下联动的大派对。(演出可能存在动态调整,请随时关注院团官网及微信公众号信息。)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中轴线保护的“北京经验”
从永定门出发,骑车一路向北,途经天坛、天安门、故宫、钟鼓楼等地,抵达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后原路返回,完成了中轴线骑行之旅。这是骑行爱好者黎夏(化名)最钟意的一条线路。三月的京城,天气晴好,春意盎然,路上树影摇曳,在骑行中,这条贯穿整座老城的轴线的存在感格外强烈。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有水的地方,就能寄托思念”
4月2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民政部门联合主办的“情融渤海,爱寄沧溟”——2023年京津冀骨灰撒海启航活动在天津渤海湾举行,34位逝者的骨灰被撒入大海。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图书市集:唤醒春天的阅读
3月31日至4月2日,由新京报社和郎园共同主办的北京图书市集在郎园Vintage成功举办。本次图书市集共有225家摊位,以“唤醒热望”为主题,吸引了大量读者参与,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里唤醒了一场庞大的文艺集会。A04-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宫照华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丰富活动解锁阅读乐趣
本次图书市集出摊的共有150余家出版文化机构,超过55家文创摊主,读者可以近距离接触图书外的内容创作者并与他们近距离交流。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北京中轴线保护,不局限于某个时代
3月21日,中轴线探访综艺片《登场了!北京中轴线》在北京发布,故宫博物院前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单霁翔,作为“中轴丈量人”,与嘉宾一起,以影视化演绎的形式讲述中轴线的故事。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2023中轴线文创大赛启动
4月2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2022颁奖暨2023启动仪式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举办。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10条赏花主题游线路发布线路覆盖各区特色赏花地
3月21日春分,北京市文旅局在门头沟区开展2023北京文旅消费系列活动,并发布10条“漫步北京-2023春花烂漫主题游线路”,线路覆盖北京16个区和经开区的特色赏花地。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春分时节享春光
3月21日,日坛公园,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姑娘在打卡区拍照留念。当日是春分节气,朝外街道在日坛公园举行春分文化活动。大家竖鸡蛋、吹糖人、画糖画、抖空竹……热闹非凡。游客可以亲身体验传统非遗项目的乐趣,还能吃到春分茉莉饼等传统民俗美食。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到京郊“春分”村感受农耕文旅
3月21日,春分。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西沟村举行了庆祝春分的民俗文化活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西沟村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公益项目支持下,以“春分”为主题设计了村庄文化景观。尽管处于深山,但在“春分”日,仍吸引数百名城市游客来此观光。早上八点,穿戴满族服饰的妇女、推着农货车的男子聚集在村西头的大坝前。这座曾经为蓄洪灌溉建设的大坝,如今在坝上绘制了一幅50米高的“春回大地”主题壁画,下方建成了春分节气公园,成为村民们举办庆祝活动的地方。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去年北京人均GDP达19万元
3月21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称,初步核算,2022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610.9亿元,比上年增长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4.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3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19万元。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拉动消费迎来政策加持
3月11日上午10时,北京“京彩绿色消费券”正式发放。消费券刚刚上线半小时左右,京东App上显示,额度最大的满6000可用600、满4000可用400、满3000可用300的消费券已抢光。一位消费者说,“昨天就上了闹钟,想换个双开门的冰箱,孩子放假了还想去旅游,要买个单反相机。”在线上,消费券抢得热火朝天,在线下,消费场景客流熙来攘往。在前门大街,可以着罗裳、贴花黄的沉浸式体验餐厅宫宴一位难求。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大红门”关张“南中轴”启航
2014年7月,时任大红门疏解办宣传外联部部长的杨铁梅,站在南苑路大红门服装商贸城东侧过街天桥上宣传疏解,路过的商户骂她们是骗子,还说“大红门疏解?我们不信!”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动批”走出去“金科”引凤来
位于西直门外的北京动物园,是亲子游玩的乐园。在动物园对面,有一座恢弘气派的大楼,名曰“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保障升级,让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恢复和扩大消费箭在弦上,如何让百姓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需要做好有力保障,让消费在国内经济增长中作出更大贡献。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开门红,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成为高频词汇,“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的预期作用愈发凸显。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千顷绿心葱茏绽放
如果把京城比作一方花圃,那么上千个公园就如同次第绽放的花儿。大运河畔的绿心公园,是其中最大最别致的一朵。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设立春季植树尽责接待点11处
3月12日是第45个中国植树节,首都各区开展了以“绿地大扫除”为主题的义务植树尽责活动。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今年全市设立春季植树尽责接待点11处,可供植树面积2366亩,设立林木抚育活动接待点19处,可抚育面积6036.5亩。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十里钢城璀璨蝶变
每当路过曾经熟悉的工业遗迹,老首钢人都会有万千感慨。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玉渊潭公园早樱预计本周末陆续盛放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京城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最美樱花季。3月12日上午,玉渊潭公园邀请首都公共文明引导员来园,共同启动“出游赏花提前预约 文明游园花开更艳”春季游园服务保障活动。记者获悉,公园早樱预计于本周末陆续盛放。玉渊潭公园呼吁游客朋友,出游勿忘提前预约、错峰出行。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怀柔水生态环境质量创历史最优
半透明状的水母宛如桃花,在碧水中一开一合地缓慢移动。水库里还有水母,这让第一次见到桃花水母的怀柔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感到不可思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水生生物专家宋福研究员在现场调查时介绍,桃花水母是唯一生活在淡水水体的水母物种,对水环境要求极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新京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32种小吃入选“百姓日常喜爱的北京小吃”
首批“百姓日常喜爱的北京小吃”名单(按照拼音首字母排序)
新京报1970-01-01